通訊員 劉毅
近年來,漢陰縣平梁鎮通過“調結構、擴規模、增投入、改環境、優服務”有力措施,現代農業初步形成“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運作產業化、發展集約化”新特色。
緊緊圍繞漢陰縣“1533”發展布局+四大戰略,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循環生態、田園農旅”多業態融合格局。茶葉、花椒、花椒、烤煙等六大產業建園將達到2萬畝。
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領辦、創辦現代農業園區,全鎮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社76家,家庭農場126家(其中縣級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54家),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共計11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2個、縣級8個),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生產運營,形成了“協會+企業+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支部+協會+基地+農戶”多元化共同發展格局,以就業帶動型、產銷參與型、股份分紅型、自主經營型4種產業增收模式安置就業3000余人,引導了農業進一步走向市場化。
充分發揮產業扶持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以項目推動鄉村環境和基礎設施的大建設、大發展。蘇陜150萬扶貧協作資金用于花椒產業建園和蠶桑蠶室項目,949.5萬元產業資金用于貧困農戶入股“三個一”產業合作社,實現貧困戶實質性持股,100萬對口專項扶持資金用于太行茶園建設,國際農發基金280萬用于完善園區道路、灌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以脫貧攻堅統攬農村工作全局,以“三變”改革實現長足發展為指導綱領,圍繞“三區(搬遷建社區、農旅建景區、增收建園區)融合”發展思路,推進“一心一環兩廊多點”整體布局。已建成生態宜居社區1個,安置800余人;改造棉(豐)太(行)觀光環線路6km,仿古民居90余戶和院落2個;吸納46.8萬元股金和60萬元財政扶貧資金擴建玫瑰園100畝、油茶園200畝、油用牡丹園200畝、菊花園400畝、富硒蔬菜基地500畝。“住新型社區、聞玫瑰花香、游龍頭神廟、食農家土菜、沐太行天池、品老樹綠茶”田園體融合、生態富民發展藍圖逐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