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靜 張輝)“現在不用出門,在微信公眾號上搜一搜,進頁面就能查到所在村(社區)享受低保、特困供養人員的情況.....”“是啊,現在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公開透明,大家也很服氣。”11月23日,漢陰縣城關鎮西街社區的群眾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轄區推進的智慧化社會救助公示工作。
社會救助工作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進一步規范社會救助公示制度,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漢陰縣民政局利用“漢陰縣321民情在線公眾號”開發“社會救助公示”功能模塊,與省“掌上救助”App軟件配套使用,積極推進“智慧救助+陽光救助”,確保了社會救助公開、公平、公正。
群眾只需要在微信搜索漢陰縣321民情在線公眾號,點擊個人中心的個人信息,然后對我的村莊、實名認證進行填寫,信息完善后返回、點擊政務村務的社會救助,就進入到政策公開、救助公示頁面。社會救助公示內容一目了然,包括最新政策文件,享受政策家庭的戶主姓名、年齡、住址、保障人口、分類施保、發放金額,及縣民政局監督舉報電話。無論在何時何地,群眾都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最真實、最準確的政策落實情況。
縣民政局社會救助中心主任方紅梅介紹,“掌上救助”實現了貧困群眾申請救助不見面、不跑腿,加快了社會救助審批流程。而利用“漢陰縣321民情在線公眾號”開發的“社會救助公示”功能模塊,則解決了群眾對救助政策不清、救助對象不明的問題。實現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向群眾宣傳政策,公開救助信息,提升了群眾知曉率、應用率。
據悉,近年來,漢陰縣民政局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對象、原因、金額“三公開”,社會救助工作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和認可。現通過“智慧化社會救助公示”的全面推行,開啟了“互聯網+民政服務”模式的智慧管理,有效杜絕了“人情保”“關系保”“錯保”等現象發生,確保了社會救助“陽光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