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黃小柳 晏彬)立冬之日,走進漢陰縣雙乳鎮江河村,只見那金色的稻田旁鄉村小路蜿蜒而去,兩岸小樓拔地而起。風兒輕拂,金黃稻穗低頭搖擺,稻香股股卷入鼻孔使人傾醉,稻田里的收割機唱著歡歌,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將沉甸甸的稻穗攬入“懷中”,為全年的辛勞付出畫上圓滿句號。
原本是稻谷栽種為6月,但因當時池塘內小龍蝦價格好產量大,兩者相比較,優先小龍蝦養殖,將稻谷栽種推后了近一個月,這才形成了如今十一月收割水稻的奇觀。美如夢境的稻田和星星點點綠色的油菜地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原來這是雙乳鎮江河村和潛蝦公司共同投資的試驗項目——稻蝦共養的生態種養模式。
既能種稻谷,又能養小龍蝦,這樣種養方式靠譜嗎?“年初5000斤優質蝦苗發展到現在已有2萬斤的成品蝦,40畝稻田預計產量為1.2萬斤,收入達6萬元左右,加上前期的龍蝦養殖收入,今年畝總產值能有 0.75萬元。”談到這里,潛蝦公司負責人王世鋒喜笑顏開,“全部收割完后進行風干脫水、機器脫粒、裝袋銷售,賣了錢大家就可以拿到今年的第一筆分紅了!”
稻蝦共生、稻蝦互補。江河村從單一的種養向種養一體化轉變,一水兩用雙收,形成了水稻護蝦、蝦吃蟲草、蝦糞肥田這樣的種養模式,減少農藥污染,稻谷品質也得到提高。“稻蝦種養模式既保障了米袋子,又豐富了菜籃子,是一條環境和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好路子。”江河村的第一書記晏彬介紹到。優質水源,杜絕農藥污染,養出來的龍蝦肉質緊致鮮美,種出來的稻米符合天然無公害標準,真真切切為貧困百姓脫貧致富帶來了光明前景又一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