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文藝)有這樣一個人,父母早亡,身體矮小,患有先天性脊椎畸形,四級殘疾人,低保貧困戶,他謝絕組織安排到敬老院養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出一片新天地,他就是漢陰縣雙乳鎮南窯村低保貧困戶、南窯村脫貧之星徐必華。
聽說鎮上要采訪他,徐必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言談中臉上掛滿笑容,我原居住在南窯村六組梨花山腳下,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距村主干道3公里的人行小道,莊稼基本沒有收成,常年被野豬糟蹋。2016年鎮村實施交鑰匙工程,安置點成了我的新家,住房保障,交通方便了,信息暢通了,我不能坐吃山空,靠國家養我一輩子,鎮村干部動員我參加雙乳鎮農民技術學院學習,又動員我隨本村村民外出務工,村委會又安排公益性崗位生態護林員,增加了我的收入,組織的幫助,鄉親們的照顧,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2017年初聯系我到紫陽縣蒿坪鎮務工,考慮到我自身素質,安排我在建筑工地開攪拌機,天晴干活,十雨回家居住,上半年務工64天,每天130元,收入8320元,估計下半年還能干50天,收入6500元,加上低保收入,一年收入接近2萬元,他用自己務工所得購買了電視機、冰箱、煤氣灶,安裝了空調,大大的改善了生活質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徐必華從一個低保貧困戶到南窯村脫貧之星,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黨的政策好,總不能事事依靠政府,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勤勞是根本,樸實的話語,道出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