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甲林)今年來,漢陰縣公安局以十九大安保為主線,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堅持打防并舉,合成作戰,刑事案件防控取得顯著成效。元至8月份,全縣刑事發案185起,同比下降47.6%,其中,“盜搶騙”發案同比下降55.8%,詐騙發案同比下降46.6%,刑事發案下降總數創歷年最高。
突出嚴打主業,對犯罪分子“零容忍”
針對有影響的重大案件和系列案件,做到聞警而動,同步上案,依托各類平臺資源,綜合各種偵查手段,集中攻堅,打掉各類犯罪團伙25個,破獲案件285起,刑事拘留117人。此外,建立了刑事打擊職能高度集中的刑事偵查部,內設“七隊一室”專業偵查隊,鍛造專業化偵查“尖兵”。同時,在全縣分片區設立了4個駐所刑偵辦案隊,實行所隊捆綁破案,全面提高了刑事打擊效能。今年來,成功破獲了范某、彭某城區川道系列摩托車被盜案件12起,成功偵破了市局督辦的徐某、王某跨省區域性團伙“放飛”詐騙犯罪12起,涉案金額達10萬余元。
推行警務機制改革,多措并舉“降發案”
為了解決案件高發、打擊職能弱化等問題,漢陰警方以降發案、提破案為目標,推行了治安警務機制改革,將刑事打擊職能從派出所剝離,將可防性案件預防、宣傳作為派出所、社區民警工作的主要內容,社區民警圍繞“盜搶騙”、網絡電信詐騙、賭博、毒品、槍支、涉眾性經濟犯罪等案件進行宣傳引導,提高群眾防范意識,推動派出所將職能歸位到基層基礎主業上來。同時,推行“1+N”矛盾糾紛化解法、特殊人群“一人四管”、案件高發區域掛牌督辦、“三無社區”創建等一系列防控舉措,刑事案件預防效果明顯。
擠壓犯罪空間,網上網下“一體化”
針對轄區社會治安現狀和季節發案特點,合理部署巡防警力和巡防模式,把中心城區劃分為35個網格巡區,實行“1+3”聯勤聯動巡防機制,著重加強對重點部位、重點路段和重點時段的巡邏防控,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在鄉鎮開展片區聯勤巡邏,實行“警燈閃亮工程”,推廣警鈴入戶、聯網報警、平安互助會等模式,并建立義務消防隊、義務巡防隊、矛盾糾紛調解隊等多種形式的群防群治組織33支3800余人,進一步擠壓了違法犯罪活動空間。此外,大力實施“雪亮行動”,投資1500萬元升級改造公共視頻監控,建設社會面視頻300個,治安卡口3個,電子警察6套,著力提升對違法犯罪的震懾,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