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湯海錄 孫孟瑤)6月11日,在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沈尹默誕辰日到來之際,“漢陰縣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沈尹默誕辰134周年紀念活”在三沈紀念館舉行。
活動伊始,太平小學的少先隊員代表向沈尹默先生畫像敬獻花籃,現場全體來賓向沈尹默先生敬禮,表達對先生的緬懷之情。
“我!我來回答!”小學生的手舉的高高的,爭先恐后的搶答主持人提出來的問題,而消防官兵也不甘示弱,頻頻答對,贏得小禮品,一片歡聲笑語。這是接下來有獎知識競答活動中的場景,大家在收獲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了快樂。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鏗鏘有力的朗誦引得孩子們也不由高聲誦讀。漢陰演講朗誦協會的四位小朋友,聲情并茂的朗誦了《中國少年》《滿江紅》及沈尹默先生的詩詞,贏得了來賓的陣陣掌聲。
活動在太平小學的孩子們帶來的《武術操》中結束,他們的一招一式,無不展示了對“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智”精神的詮釋!
“我喜歡這樣的活動,學到了很多知識,在剛才的知識比賽中,我還拿了一個獎呢!”來自太平小學五年級的曾立新很開心。
“這種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文物知識學習的興趣,通過誦讀沈尹默先生詩詞和主題參觀,孩子更多的了解了三沈文化,也加深了他們對家鄉的自豪感。”太平小學校長曹雅說。
“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全民參與的系統工程,保護任務重、難度大,我們迫切需要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理解、支持、投入和參與。希望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加強漢陰文化遺產的宣傳和保護,提高群眾的文化遺產知識,激發公眾保護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三沈紀念館負責人在致辭中說到。
漢陰縣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據統計,目前,全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2 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3個。經過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格局。
此次活動由縣三沈紀念館、縣文物管理所主辦,縣演講朗誦協會承辦。邀請了來自漢陰消防、武警官兵以及漢陰太平小學師生共百余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