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靜文)2月14日,繼漢陰縣觀音河鎮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后,各村相繼召開精準幫扶座談會。在合心村座談會上,兩位幫扶單位領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德軍與縣扶貧局局長劉恩奎對該鎮精準幫扶理念不謀而合,達成共識:觀音河各村產業發展要依托其有利的旅游資源和豐富的水資源。
張德軍提出,進步、合心等村一定要摸清底子,找準項目,打好觀音河鎮“濕地公園”這張“水招牌”,保護水源地,做強做實旅游項目,走旅游生態脫貧的路徑,2016年金菊花產業做得很成功,招牌也打出去了,今年繼續大膽的創新這條路子,大力發展生態林、經濟林,提高農家樂的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外地游客。
劉恩奎也說道,產業發展要實行農旅結合、長短結合,立足長遠,持續增收,以短保脫貧,以長保持續,結合鎮村實際,堅持“以花為韻、以水為脈”的旅游發展理念,菊花、牡丹、黃花、油茶等是短期產業,天麻、杜仲、拐棗、銀杏等是長期產業,鎮村要在這方面做好規劃。
據了解,2016年12月23日,觀音河已成功獲批國家濕地公園,其中進步村、合心村正是公園覆蓋區,縣級部門在保障公園建設的同時,著力促進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2017年,這兩個村是觀音河鎮重點脫貧村,在各項幫扶資金的扶持下,將實現307戶,885人順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