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英英)今年,漢陰縣結合漩渦鳳堰古梯田景區建設,在東河村實施“旱改水”補改結合試點,新增水田150余畝,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政策試點成功,破解了耕地占補平衡、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工作難題。
漩渦鎮東河村馮家堡子附近有不少不規整的零星梯地,若是沿等高線修成與原有古梯田風貌一致的層層梯田,一方面可增加水田面積,另一方面可美化景區環境,帶動鄉村旅游。然而,將坡旱地整理成水平梯田,需要打破原來邊界,并且實施后面積會有所減少。項目開工前,縣鎮村三級專門召開村民大會討論,最終采取“兩丈量兩公示,還群眾明白帳”的方案,計算出水田與旱地面積的比例,再同比例地減少,張榜公布,劃分到戶。
為做到與原有古梯田風貌一致,項目設計廣泛征求縣旅發辦、漩渦鎮及村組群眾意見,堅持按程序施工。施工隊首先對熟土層進行剝離堆放,根據地形從上往下沿等高線隨彎就彎用挖機挖成層層梯田,田埂下面用干砌石,上面用土田坎,做到既堅固又美觀。最后,將剝離的熟土均勻覆蓋在梯田最上面,保證熟土層在50公分以上,讓村民當年就能種水稻。
漩渦鎮東河村吳支書說:“剛開始,把項目放在這做,我心里都沒底,一是擔心地的邊界打亂了,面積減少了,群眾不答應,更擔心的是我們這個地方土層薄,下面全是石頭,一挖石頭跑出來,熟土翻到底下了,到時候給群眾交不了差。現在看來,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