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秦小娟 張旺杰) “12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涉及米面糧油各類食品,實現工業總產值28.8億元,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800余人”,這是漢陰縣建設富硒食品聚集區最有力的答卷。
圍繞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中國硒谷·綠色安康”發展戰略,漢陰縣委政府將地處316國道南側,臨近“十天”高速蒲溪出口近1.8平方公里區域規劃為漢陰富硒食品聚集核心區。
進入聚集區,寬闊的大道,整潔的廠房,穿梭的車輛彰顯著“富硒食品”背后的巨大潛力。截至目前,該區域整個基礎配套設施累計投入資金1億元,其中投資3500萬元,新建的聚集區三條主干道總長近4公里,一號道路、三號道路北端均與316國道相連,縱橫貫通形成聚集區內的“匚”字型路網,道路總寬15米,雨污管網分流建設,人車各行其道。園區內有110KV專用線路,移動、聯通、電信等通訊網絡做到“五網同建”,并安裝路燈、種植香樟來綠化靚化園區。
在聚集區里最為濃彩重抹的是漢陰縣富硒食品孵化器建設,該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占地面積41.7畝,分為生產加工區、辦公區和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四棟雙層鋼架結構標準化廠房,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其中一層層高6米5,可用來安裝重型機械設備,生產加工;二層4米5,可用作食品的包裝分揀,在一層和二層之間安裝了承載3噸的貨運垂直電梯,方便貨物之間的中轉運輸。整個標準化廠房的給排水、強弱電、消防通道均按照食品加工企業的標準建設而成。綜合服務辦公樓,總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主體分為7層。其中一層為富硒食品展示展銷中心和行政事務“窗口”,通過打造“創業咨詢服務、企業注冊服務、項目申報服務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四大公益性服務平臺,為孵化企業提供從政策咨詢到研究開發、產業化等一攬子服務。二層、三層為總投資2500萬元的漢陰縣食品藥品檢測中心,按照“食品全覆蓋、藥品最基本”的功能定位配置各種檢測檢驗設備,為全縣富硒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研發、產品質量檢驗提供高效的檢驗服務。四至七層為127套公租房,按照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格局設計,面積從30平方米到70平方米不等,企業入駐后既可用來辦公也可用來居住,解決了企業的居無定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