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海玉
從保家衛國的軍人,到奔波四方的打工人,再到守護父母的孝子,漢濱區晏壩鎮雙澗村村民陳安用半生時光,在“忠”與“孝”的人生考卷上,寫下了動人的答案。
2001年,陳安懷揣著對軍營的向往,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軍營的歲月錘煉了他堅毅、擔當的品格。“在部隊里,班長教我們要保家衛國,要懂得責任與奉獻,這些話我記了一輩子。”回憶起軍旅生涯,陳安的眼里依舊閃爍著光芒。
2003年退伍后,這份軍人的擔當始終伴隨著陳安。他當過交通協警,無論刮風下雨,始終在路口守護行人安全;他曾外出打工,在工廠里埋頭苦干,用汗水換取生活收入;他還跑過貨車,日夜兼程地穿梭于城鄉之間,只為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2018年回到安康后,陳安從服務員做起,一步步積累經驗。后來,他籌集資金,在安康市區開了一家湘菜店。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2019年,他的母親突發腦梗,急需手術治療。接到消息后,陳安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醫院。
“那時候我才意識到,父母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差,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在外奔波,我得守在他們身邊。”陳安說。
母親手術成功后,卻留下了后遺癥,需要人照料。從此,陳安開啟了店鋪與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清晨,天還未亮,他就起床為父母準備早餐,安頓好二老后,再匆匆趕往店里打理生意。中午和晚上,只要店里不忙,他便會抽空回家,陪父母聊天,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晚上關店后,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回家中,為母親按摩身體,緩解腦梗帶來的不適,直到父母安然入睡,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休息。
為了讓母親心情愉悅、改善身體狀況,只要天氣晴好,陳安便會帶著母親出門看風景。在平緩的公路上,他陪著母親慢慢散步;遇到車輛無法通行的小路,他便背起母親,一步一步穩步前行……安康的青山綠水間,留下了他們母子的身影。
“以前都是母親背著我走山路,現在換我背著她看風景,這是我應該做的。”陳安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
陳安的孝行也贏得了鄰里和顧客的贊譽。雙澗村的村民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陳安是個好孩子,對父母特別孝順,現在像他這樣的年輕人不多了。”店里的熟客也常說:“我們來這兒吃飯,不僅因為味道好,更因為陳安的為人。他的孝心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面對眾人的稱贊,陳安卻十分低調:“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每個人都會老,都需要有人照顧。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們樹立榜樣,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如今,陳安的孩子們也已長大,在他的影響下,孩子們也十分孝順爺爺奶奶,經常回家陪伴老人,主動分擔家務。
從軍營硬漢到回鄉孝子,陳安用十幾年的堅守,詮釋了“孝”的真諦。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日復一日的平凡行動,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
如今,陳安依然每天忙碌于店鋪與家庭之間,用汗水與愛心守護著家人。他說:“只要父母身體健康,家人平安幸福,我就會一直這樣堅持下去,做父母最堅實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