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柯賢會 王菁
“能有個地方接杯水、歇歇腳,真是暖心!”9月24日中午時分,外賣騎手小李剛走進金州路的“石泉食美”餐飲店,店員便熱情地遞上一杯溫水,門店玻璃上貼的“暖心商戶”標識,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今年以來,漢濱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漢濱區委社會工作部在金州路和育才路創新打造兩條騎手友好街區,攜手沿街商戶和相關單位建立了4個“騎手之家”暖心驛站,明確了20家“暖心商戶”,制作騎手友好街區導視二維碼,標注街巷道路、暖心服務點、停車處、充電處、公共衛生間等位置,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和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打造了一張遍布街區的“暖心服務網”。
走進這兩條街區任何一家貼有“騎手之家”“暖心商戶”標識的店鋪,戶外勞動者們都能享受到臨時休息、免費飲水、手機充電、無線上網等暖心服務。有些單位還主動提供應急藥品、雨傘等額外幫助,讓奔波在外的勞動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過去最頭疼的就是找不到地方休息,夏天曬得頭暈,雨天渾身濕透,現在整條街都是我們的‘加油站’。”快遞員小張邊說邊在驛站給手機充電,額頭上的汗珠還沒干透,“充會兒電的功夫,還能歇歇腳、緩緩勁兒,送貨更有精神了。”
據悉,該局經過前期充分調研,針對騎手們反映的“休息難、飲水難、充電難”等問題,統籌沿街商戶資源,選擇了分布合理的點位設立服務場所,形成了便捷的服務網絡。
“騎手們風里來雨里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能給他們提供一點幫助,我們很樂意。”育才路蒸面店老板何珍表示。金州路一家外賣店店長也說:“他們進來歇腳,很多時候也在接單等單取單,給店里帶來了人氣,是雙向收益。”
這些細微之處的關懷,凝聚著城市的溫度。漢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騎手友好街區建設是黨建引領新興經濟組織、新就業群體發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舉措,旨在改善新就業群體的工作環境,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來我們還將根據實際需求,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同時歡迎更多商戶加入愛心行列,共同打造更有溫度的‘暖心港灣’。”漢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