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恒榮 吳楚楚
走進漢濱區早陽鎮龍泉村,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風。曾幾何時,紅白喜事講排場、比闊氣的喧囂已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簡樸而不失莊重、熱鬧而不鋪張的文明新風尚。這是龍泉村黨支部以“厲行節約、移風易俗”為號角,帶領村民開啟的一場深入人心的自我革新。
在村黨支部深入院落的走訪中,村民的肺腑之言道出了陳規積弊——宴席攀比、鞭炮擾民、禮金上漲等等,這些陋習不僅是村民腰包的沉重負擔,更是新民風建設路上的“絆腳石”。
面對沉疴,眾人圍坐協商,凝聚集體智慧,《龍泉村村規民約》破繭而出:“白事抵制散孝舊俗,倡導厚養禮葬新風;婚戀反對高額彩禮,取消無關禮金;鞭炮實行總量管控;宴席推行一餐簡辦,嚴控菜品數量……”每一條款都承載著村民對嶄新生活的熱切期盼。“新風宣傳隊”應運而生。他們走進田間院落,于茶余飯后的納涼處,以家常話的方式播撒文明種子。
龍泉村對“長效路線圖” 做了清晰規劃:將廣納群眾意見,在實踐中打磨完善村規;每季度村民代表大會問效,年底滿意度測評,讓民意成為工作的“晴雨表”;同時開展“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示范戶”評選,以身邊榜樣激發村民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