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雪)4月上旬的一天,一陣嘩嘩的流水聲將熟睡中的來某一家人驚醒,起來一看,家里臥室、客廳、衛生間、廚房頂棚正在向下流水。
“壞了,樓上漏水了!”來某急忙上樓敲門,想提醒鄰居及時控制漏水,可敲了半天也沒人答應。幸好鄰里之間平常有聯系,撥通電話后才知道樓上謝某一家去了西安,第二天早上才能趕回來。萬般無奈之下,來某一家人半夜在家里掃水,挪移家具,家也儼然成了“水簾洞”。
謝某接到鄰居電話,急忙聯系親戚幫忙到家查看,自己連夜從西安趕回來,回家打開門才知道,半夜廚房水管爆裂,自來水滲到樓下,給來某去年9月才裝修好的房屋造成損害。事發后,雙方當事人情緒都比較激動,一時拿不出解決方案,共同來到社區請求調解。
漢濱區老城街道大北街社區調委會在了解情況后,首先安撫好雙方情緒,立即會同老城司法所和社區“五老”調解員前往現場查看,提出調解建議,并讓受損方來某列出本次樓上漏水造成的裝修、裝飾物、家具等報價清單,約定時間在社區調解室進行賠償金額協商。
4月28日,老城司法所、社區調委會及“五老”調解員和雙方當事人在社區人民調解室協商賠償事宜。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是賠償金額與實際損失的認定,來某要求賠償房屋裝修及室內電器水毀、搬家、租房等共計金額9.6萬元,謝某表示找律師咨詢過,只承擔修復受損部分并愿意給予一定補償,且最高能承受的賠償數額為5萬元。雙方因賠償金額差距較大,氣氛一度緊張起來。來某又提出恢復房屋原貌的要求,眼看本次調解無果,為緩和氣氛,調解員提出雙方利用“五一”假期好好考慮,收假后再次組織調解。
“五一”假期結束第二天,調解員先分別勸說雙方當事人以和為貴,心平氣和溝通協商,爭取在社區化解矛盾,然后約當事人雙方再次來社區調解室進行調解。調解現場,調解員析法釋理,且從情理出發,既勸說來某在實際損失的基礎上來認定賠償金額,又勸說謝某理解對方剛裝修好的新房遭受損壞的心情,雙方各退一步,既不傷和氣,各自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
最終,經過人民調解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次耐心細致地勸說,雙方當事人就賠償金額達成了一致,由謝某一次性賠償來某共計6.8萬元的經濟損失,雙方握手言和。至此,一場樓上漏水引發的鄰里糾紛最終得到了成功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