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唐明府 鄭婕)3月12日,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安康市漢濱區紫荊鎮紫荊村舉行掛牌儀式,并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
座談會重點圍繞“今后如何保護好中國傳統村落”展開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傳統村落承載著中國農耕文化的獨特底蘊,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態景觀,是鄉村歷史、非遺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如何在保持原有歷史風貌的基礎上,把它規劃好、保護好、發展利用好,不僅責任重大,而且歷史意義深遠。
會議認為,傳統村落要“留”下來,更要“活”起來,還要“旺”下去,今后要加強宣傳,使其走出“深閨”,成為漢濱北山鄉村旅游的熱門“打卡地”;同時也要廣泛引入社會資本,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辦民宿、農家樂,適度修復古宅古建筑,在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強保護,并實現好良性循環,使其成為推動紫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紫荊村地處安康市漢濱區北部、恒河上游,毗鄰鎮安縣達仁鎮,距離安康城區102公里。2022年被命名為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民村。該村歷史悠久,境內人文資源眾多,子午棧道、蜀道從村內穿過,也是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成立地,還有多座清代古建筑及原生態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