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宋玉鳳
掛燈籠、貼春聯、喝美酒、品美食……在剛剛過去的除夕,漢濱區瀛湖鎮青春村都家院子鑼鼓陣陣、燈火通明。都氏家族150余人的大聚會,讓這座“沉睡”已久的古院落再次熱鬧起來。
都家院子的“新生”得益于漢濱區 “拯救老院子”行動。為此,春節前夕,村黨支部書記和都氏家族代表特意為漢濱區住建局送來一面鮮紅的錦旗,上書“情系老屋安危 留住鄉愁記憶”。
像這樣群眾自發送來的錦旗,2023年漢濱區住建局已經收到20多面,錦旗遍布系統各股室、單位。
優環境強服務,誠做企業“服務員”
去年年底,區保障中心相繼收到了來自安康市銀瓏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睿智天龍有限公司送來的錦旗,細問才知道原來是幫助解決了17名員工的“住房難”問題。
這兩家公司都是漢濱區重點招商引資企業,從事的是餐飲住宿服務。隨著規模的擴大,公司外來務工人員增加,員工的住房問題日漸突出。“如果住房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這些人很難安下心來工作。”安康市銀瓏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安居”才能“樂業”。為助力企業紓困增效,區保障中心靠前服務,主動上門了解情況,講解公租房申報、后續管理政策,積極對接市區部門,實行特事特辦,制定專項分配方案,迅速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
2023年以來,漢濱區住建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在行政審批領域,優化“工改”系統,推行“一網一門一次”,縮短小型低風險項目、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創新建立“副科級以上領導包聯,股級干部包抓五上企業”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零距離”“點餐式”服務,全年協助12家企業招工260人,指導136家企業按期足額完成產值申報,圓滿化解五里產業園區投資開發建設公司和安康市中昊建設集團678萬元勞保欠費歷史遺留問題,幫助9家民營建筑企業升級資質,培育“五上企業”14戶……
辦實事解民憂,爭做百姓“貼心人”
“干部干部,就是要‘干’字當頭。”這是區住建局主要負責人經常教育系統黨員干部的一句話。
區物業管理事務中心是漢濱區住建局新組建的一個事業單位,雖然該機構“月齡”小,但在各項職責的落實上從未缺位。
去年臘月,興華名城業主李臣將一面錦旗送至區物業管理事務中心,并連連感謝工作人員多番協調解決其長時間因漏水損壞房屋地板引發的鄰里糾紛。“多虧你們幫我解決這個大問題,這下心里踏實了!”李臣笑著說。
1面、2面……短短一個臘月,區住建局就收到了10余面錦旗和1封感謝信。截至去年12月底,完成西關片區8個老舊小區改造、雙龍鎮天寶村等7個國家級傳統村落修繕保護,打造16個“紅色物業”試點等十項民生住建實事,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100余件次,物業服務管理提質增效,老舊小區改造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真幫扶“心連心”,架好干群“連心橋”
春節假期剛過,區住建局派駐茨溝鎮營盤埡村第一書記劉鑫就帶著工作隊員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幫助高齡老人“刷臉”完成養老認證。
作為駐村工作隊里的“新人手”,劉鑫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去年9月份接過上任書記的“接力棒”后,他迅速轉變身份,快速融入新集體,走村串戶了解村情民意,與村“兩委”一起解難題、謀發展。
為持續鞏固擴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區住建局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配強”的原則,把“最能打仗的人”選派到鄉村振興第一線,提升幫扶村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持續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及時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近年來,區住建局先后協調54.5萬元完成營盤埡、白巖等4個村路燈安裝,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捐贈60噸水泥修建營盤埡村文化廣場,捐贈體育健身器材10件,結合“我們的節日”開展各類支部聯建活動12次,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聚焦茨溝鎮產業優勢,幫銷富硒大米1.5萬斤、豬肉2000余斤、甜稈酒1000余斤,協助制訂《茨溝豆腐小鎮規劃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豆腐小鎮核心區建設規劃》;動員愛心企業捐款14萬元支持村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