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智賢 通訊員 汪洋 張睿丹
冬日,走進漢濱區張灘鎮境內,一條條干凈整潔的街道,各有特色的農家小院坐落在街道兩旁,一派生機盎然、生態宜居的和美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張灘鎮地處漢濱區東部,漢江南岸、黃洋河與漢江的交匯處,東與石梯鎮、關家鎮接壤,南與縣河鎮毗鄰,西南與新城街道相接,北與關廟鎮為鄰,擁有黃洋河等自然景觀資源。
今年以來,該鎮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保障農村民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突出宣傳點,拉好責任線,拓展覆蓋面,著力在增強支部“發動力”、黨員“帶動力”、干部“促動力”、群眾“內動力”上做文章,舉全鎮之力打造農耕文化、田園風光,利用邊角地,打造農家小菜園,優化田園景觀,推動庭院經濟產業發展,建設和美鄉村。
“庭院改造以后,家里的變化很大。”雖然時值隆冬,張灘鎮雙井村村民汪顯俠門前的院子仍舊一片生機盎然,綠油油的蘿卜、白菜、大蔥、蒜苗、菠菜……整齊的菜畦規整有序,儼然一個小型的蔬菜基地。
“春秋有果、冬夏有菜、四季有花,非常溫馨。”同樣居住于這個大菜園附近的村民楊孝忠說:“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后,房前屋后都干凈整齊了,果園、菜園、花園星羅棋布,現在是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太美了。”
自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以來,雙井村包村鎮干部、村干部、黨員、公益崗人員齊上手,做到 “三抓四化五清六改”, 修復拓寬進村路260米,旱廁改造55個,路燈亮化增加至90余盞,重新裝修一站式辦公場所,新建圖書室50平方米,整合修建小菜園8畝,整修村莊綠化帶200米,修建污水管網千余米。
“為激發群眾打造宜居和美鄉村的積極性,我們制定了衛生先進戶掛紅旗制度,對庭院整潔的給予掛流動紅旗和生活用品獎勵,得到廣大村民的極大支持和配合。”雙井村黨支部書記楊富鑫說。截至目前,共評出五美庭院5戶,道德模范8人。
位于雙井村四組的“楊亞洲關中大碗面”就是雙井村的“五美庭院”之一。量大、料香、面勁道,是面館的特色。干凈整潔優美農家小院的格調,更是讓面館遠近聞名,成為周邊村民、市民頻頻光顧的網紅打卡點。
與雙井村毗鄰的奠安村因奠安塔、奠安公園而廣為人知。紅瓦白墻的村居民宿、干凈整潔的連戶道路,綠樹成蔭的奠安公園……水清、路潔、景美、人和,是奠安村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該村立足自然資源稟賦,把“新民風”建設作為重要工作抓在手里,持續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傳家規、做好人”活動,全面提升工程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成文化廣場、百姓大舞臺、公益停車場、公廁等等,村域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計劃將黃洋河畔的300余畝空地利用起來,建設研學基地、觀光農業,吸引游客打卡,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奠安村黨支部書記楊志保說,村容村貌整潔、環境舒適優美、鄉村特色鮮明、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是全村的既定目標,如何盤活資源,打通農文旅融合之路,帶動全體村民共同致富才是最終目標。
展演全鎮,雙井村、奠安村的變化只是張灘鎮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環境提升,和美鄉村建設,需要久久為功。我鎮將依托自然資源稟賦,立足鎮內歷史文化資源,做好做足農旅融合、自然宜居鄉村建設文章,把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等良好的生態環境變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張灘鎮黨委書記陶富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