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亭松 饒成文 程勝美
“我今天要到大河去支醫。你過兩天再來復查啊。”1月2日上午9點,曹忠成耐心地向患者講清醫囑,安排好手頭的工作,迅速收拾好隨身物品,出發前往漢濱區大河鎮。
冬季是呼吸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患者如果醫治不及時,情況往往會十分危險。每年這個時候,曹忠成都會格外忙碌。
曹忠成是漢濱區第三人民醫院一名副主任醫師,他的工作崗位卻不限于醫院大樓里的中醫診室。每個周有4天時間他都在北部山區的幾個鄉鎮衛生院傳授醫技、接診患者。
到達大河鎮中心衛生院已經臨近中午,這正好是他與一位中風后遺癥患者約定的時間。
“這5服藥你先吃,有啥異常感覺你隨時跟我聯系。”曹忠成說。憑借多年行醫經驗,專家一個小方子就能消除患者心中的大疑團。
接待完門診患者,曹忠成又來到住院病房查看,像老朋友一樣同他們交談。年過七旬的曹文明家住大河鎮洞溝村,前不久因心臟不適在安康城里住院8天,回家才幾天又患上了感冒,并引發呼吸不暢,便就近選擇在大河鎮中心衛生院就診。為他治療的正是下鄉巡診的區級專家曹忠成,服務態度和治療效果都讓他非常滿意,如今身體恢復良好,正準備辦理出院。“不跑那么遠、不受那些罪、花錢還不多——現在這鎮衛生院比以前不知好到哪里去了,效果跟城里醫院基本是一樣的。”曹文明深有感觸。
漢濱區北山片區包括大河、中原、葉坪等5個鎮,常住人口七八萬人。為破解山區急診急救資源欠缺難題,漢濱區通過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在大河鎮中心衛生院成立了醫共體診療中心,設立急救分站,投資40多萬元購置救護車和急救設備,實行24小時值班,進一步完善了當地急診急救網絡,將急救時間縮短了1個小時。
大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陳榮介紹:“醫共體診療中心正式運行以來,區級專家傳幫帶促進我們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專家親自接診,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就可以享受到區級醫療服務。”
作為安康中心城市所在地,漢濱區除了4個城區街道,還有20多個鎮分布在漢江兩岸、南北二山。為了讓群眾好看病、看好病,漢濱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常態化下沉,真正把健康送到邊遠山區群眾身邊。
聚焦群眾關切,補齊醫療短板。漢濱區扎實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由區一院、區三院、區中醫醫院三家區級醫院牽頭,與11家鎮中心衛生院組建了3個醫共體,實行人員隊伍、績效考核、藥品器械、醫療業務等“八統一”管理;用好“互聯網+”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全區3家二級醫院、37家鄉鎮衛生院、450家村衛生室互聯互通;做實做優區級專家下鄉巡診工作,促進城鄉醫療資源均衡發展。
漢濱區衛健局局長胡登基表示:“科學統籌區域醫療衛生資源,綜合考慮人口數量、交通條件、醫療資源、現有會診系統,進一步完善區域緊密型醫共體,實行網格化管理,推進醫共體內資源整合、人才聚合、醫共體診療中心服務融合,有效提高區域醫療衛生服務整體水平。”
目前,漢濱區3家區級醫院共派出醫師174人下基層巡診,共接診門診患者 1.2萬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76人次,設立醫共體專家工作室12個,完成365個實際工作日,轉運急救患者960余人次,搶救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