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一薇 羅妍
田間地頭一片黃,三春不如一秋忙。時下,正是開展秋冬種的關鍵時期,走進漢濱區的田間地頭,農機轟轟響,勞作人影起伏穿梭,一幅幅充滿生機的秋冬種備戰圖景有序展開。
“油菜移栽后最好每隔2至3米開一條箱溝。”
“小麥要優先選用綿麥48、川農93、綜合抗病性強的半冬性小麥品種。”
在石梯鎮,一場熱鬧的秋冬農業生產觀摩會正在進行,講解人員向農戶一邊講解良種選育、油菜移栽、無人機精量播種等知識,一邊進行著現場演示。
來自市區兩級的農技人員走進油菜地,仔細觀察油菜移栽情況,并對油菜生長中易出現的問題,給農戶提供具體的指導意見,讓群眾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做好油菜移栽工作。
“為積極應對今年秋淋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我們及時為群眾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第一時間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難題,科學有效保證糧油質量產量。”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唐德新說。
組織培訓、現場觀摩、下派指導組……漢濱區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強化秋冬種技術服務保障,通過“手把手”教技術、“面對面”講要點,將農業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走進大河鎮秦葉情農業園區,旋耕拖拉機轟隆隆響個不停,身后70多畝土地已整理平整。不遠處十幾位村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忙著拉線、移栽油菜,一派忙碌景象。
“多虧他們經常來講一些實用技術,讓我們及時了解田間管理和病蟲害蟲防治知識。”農戶吳孝林笑著說,有了技術指導,他對種植好油菜更有信心了。
“為了做好秋冬耕種工作,我們從9月中旬就開始分組包干到鎮,每個鎮(街道)安排2至3名技術員,從種子、肥料采購、育苗到大田移栽,實行全過程技術跟蹤服務,確保秋冬種工作順利實施。”漢濱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汪德義說,為確保秋冬生產穩步推進,農業部門目前已及時足額調運農用設備、種子,確保秋冬耕種、不誤農時。
秦葉情農業園區內整齊排列著一排排蔬菜大棚。一個多月前,園區負責人韋小川就按照技術人員的指導,分別種下了西蘭花和甘藍,如今西蘭花和甘藍已有40公分高,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再過一陣子,西蘭花和甘藍就可以收獲了,通過農業技術員的幫扶,我們的產品從品質到產量都有了很大提升,今年的收益預期較往年增長20%以上。”
據了解,2023年漢濱區秋冬種計劃種植小麥12.5萬畝、油菜24萬畝。為保障糧油種植工作有序推進,漢濱區將持續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幫助解決種植難題,切實為農戶秋冬種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