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倩
近日,走進漢濱區吉河鎮福灘村烤煙種植基地,20余名工人正手腳麻利地將烤好的煙葉挑選、初分、打包,一把把捆扎整齊的烤煙碼滿了整個庭院,映著院子都金燦燦、亮堂堂的。基地負責人彭忠明這里看看、那里瞧瞧,時不時給工人搭把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除了基地負責人,彭忠明還是吉河鎮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2022年年底,彭忠明在村上流轉了120畝地種烤煙,并建起了鎮上第一個烤煙種植基地。“今年預計年產值能達到50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用工60余人,戶均增收4000余元,越往后效益越高。”彭忠明說。
彭忠明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外出務工,從一名裝修學徒干起,因為踏實肯干、舍得吃苦,逐步當上了管理上百人的公司工程總監,年薪達到30萬元,是村里人口中的“成功人士”。
雖然離家20多年,但彭忠明始終對福灘村這片故土的山水有著特別的情感。“外面掙錢是要快些,但總感覺不踏實,而且我也想為家鄉出一份力。”2018年初,近四十歲的他毅然選擇回鄉創業。
彭忠明回鄉創業、帶動鄉親增收致富的想法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基層黨支部及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彭忠明先后被選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吉河鎮人大代表。考慮到村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有種植烤煙的經歷,加上福灘村是漢濱區園區撂荒整治試點單位,彭忠明決定從烤煙種植項目入手,帶領大伙兒在地里刨金。
因為之前種烤煙成本高、產出低、質量差,賣不上好價錢,村民們吃過虧,普遍對種烤煙缺乏興趣。加上前期投入過大,彭忠明開始懷疑自己回鄉發展的路是不是對的。
了解到彭忠明的難處,鎮黨委書記卜兆芬多方協調,市煙草公司漢濱分公司安排技術骨干曹進東與彭忠明結成技術幫扶對子,向福灘村烤煙基地提供整地、大田管護、移栽、烘烤、銷售全程跟蹤式服務。鎮上還向煙草公司爭取了一座五連體煙爐,組織他參加中原鎮、棗陽鎮烤煙種植基地培訓學習。
煙越長越好,彭忠明也越來越有信心。在彭忠明的帶領下,福灘村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引領,采用“支部+村集體經濟+公司”的經營模式,先后成立福灘村勞務服務公司和農產品購銷中心,通過承接小型建筑施工工程吸納閑置勞動力、“線上+線下”方式訂單銷售土特產,實現村民個人收入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雙豐收”。
“回鄉的路是走對了,明年我還要擴大煙葉種植面積,利用村上土地復耕的項目,帶領更多的人加入產業發展致富快車道。”彭忠明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