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會玉 黨鼎
為進一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持續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漢濱區民政局緊緊圍繞“清廉漢濱”建設的總體部署,深入推進“干部清正、村務清亮、干群清親、監督清明”的“清廉村居”建設,打造了市級示范點金川社區和區級示范點鼓樓社區。
近年來,金川社區將清廉村居建設與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緊密結合,把清廉建設融入到社區“兩委”工作的全過程,把廉潔元素融入到服務群眾的常態中,深入推動清廉社區建設走深走實走新。
聚力“干部清正”,強化履職管理。結合社區實際,金川社區探索制定了《“兩委”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六不準”》制度,通過制度的嚴管約束,確保“兩委”班子自身清正廉潔;將廉政教育培訓和黨紀法規學習融入“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夯實社區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思想根基,筑牢思想防線;每年骨干黨員及“三委”會成員向支部“亮承諾書”,18名組長與支部簽訂黨風廉政承諾書,健全問責、督評為主要內容的考核機制,年終將承諾事項完成情況向居民公示。
聚力“村務清亮”,規范權力運行。推行“組財居管”,統一報賬程序,嚴格管理居民小組收支“一本賬”;實施“雙簽”制,社區集體收支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由社區書記、主任共同簽字審核,嚴把資金撥付“關口”;結合“321”基層治理模式,全面搭建多方參與的民主協商機制,以群眾院落會、居民代表座談會等方式及時收集并反饋群眾的各類訴求,提升協商議事的積極性和滿意度;堅持把“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作為提升基層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舉措,堅持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按月或季度公開,讓社區事務在陽光下健康運行。
聚力“干群清親”,增強組織能力。該社區從廉從實,夯實干群關系,在轄區黃土梁開展“黨員結對服務,打造農家示范點”活動,支部無職黨員與農家樂“一對一”結對幫扶,實現村民、商戶、游客多贏局面;堅持干部作風大排查大走訪、“五必訪”活動,廣泛搜集群眾意見建議,2022年以來,收集各類建議56條,切實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事件30余件,贏得轄區居民廣泛好評。
聚力“監督清明”,打造陽光工程。監督促廉,構筑清廉屏障,通過談心談話、臺賬檢查,了解社區各項重點工作和干部紀律作風建設等情況。清廉村居創建以來,共開展監督檢查11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8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通過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等方式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舉辦六屆集體升學禮,惠及140余名大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宣傳進社區活動4次,將法治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使守法用法成為居民的自覺追求,充分展現了“黨風正則民風淳”的金川面貌。
建設“清廉村居”,提升幸福指數。金川社區堅持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第一要務,充分利用地理和資源優勢,多方位、多舉措盤活集體資產,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籌劃指導14組開發商住樓置換門面房21間;指導6、7、8組與企業聯建中海加油站;建成了賓館、幼兒園等項目,為集體經濟增收;累計表彰“十星級文明戶”100余戶、先進個人90余人;2022年,完成123戶西壩棚戶區拆遷安置任務;與轄區內52戶農家樂簽訂協議,解決本社區勞務用工80名,平均每人年收入增加1.5萬元;穩定700余戶房屋出租戶客源,戶均年租金收入4萬元;社區每年投入20余萬元,為2567名居民每人補助小額意外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聯合開發創辦占地170余畝的陜南花木直銷中轉倉和大型花卉市場,幫助50余名失地勞動力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