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宋兆芬
“我宣布,福灘村村規民約經與會代表表決一致通過!”3月31日,一場熱鬧的村規民約修訂大會在漢濱區吉河鎮福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駐村第一書記、村“三委”班子成員、黨員、村民代表積極參加了會議。
會上,村黨支部書記彭忠明采用通俗的語言,對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內容逐條講解并進行舉手表決。此次修訂過程中,福灘村廣泛宣傳發動、征集群眾意見,在原有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村民智慧,把大家集中反映、普遍認可的提議納入村規民約,內容涵蓋了日常行為規范、移風易俗、社會治理、森林防火、矛盾調解和人居環境等多個方面。“今天新修訂的內容不僅回應了村民需求,在內容上還更加接地氣。”參會的村民代表張頂富說:“以后不但自己要帶頭遵守,還要給其他村民宣傳好,大家互相監督,共同努力,把我們村變得更美、更文明。”
隨后,福灘村召開了紅白理事會,進一步完善村級移風易俗管理機制,制定紅白事簡辦標準。宣讀了《移風易俗倡議書》《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積極引導群眾形成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同時,倡導大家文明節儉祭祀,自覺摒棄焚燒紙錢香燭、不燃放鞭炮,采取獻一束鮮花、清掃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現場,20余名與會黨員群眾帶頭簽訂了《移風易俗倡新風承諾書》,讓村規民約落實落地,讓每一位村民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現在喜事白事簡化操辦也挺好的,不用鋪張浪費了。”“這正是村上成立紅白理事會的目的,讓大家不再為了面子盲目攀比,少花些冤枉錢。”與會代表們紛紛感慨。會后,不少村民代表更是迫不及待地化身“移風易俗宣傳員”到村民家中講起了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宣傳者和實踐者。
近年來,福灘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鄉村治理中大力推行“一約四會”制度,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通過道德評議,評選表彰了“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21人,評定“十星級文明戶”76戶,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0余場次,受眾680余人次。如今環境衛生改善、紅白喜事從簡、鄰里關系和諧,群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發展中去,獲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大大增強,把村里事當成自己的事,村級的各項工作都能順利推進。”說起村里的變化,彭忠明滔滔不絕。“村規民約能夠規范和約束村民的行為,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接下來,我們將加大村規民約宣傳力度,真正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用‘一約四會’制度推動移風易俗,切實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樹立良好文明鄉風。”
鄉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風要正,正在村規。如今,漫步在吉河鎮任何一個村,主干道上、活動室周邊佇立的“村規民約”“善行義舉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牌都分外醒目,時刻提醒著村民要遵守行為規范,讓來往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據悉,去年以來,吉河鎮將文明城市創建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在“建好陣地、做強隊伍、培育典型、豐富活動、講好故事”5個方面下足功夫,在“深化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上做足文章,在文明村鎮創建上鉚足干勁,推動了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吉河鎮將持續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陣地,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用好用實積分制、道德評議、村規民約等,鼓勵更多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強化評先樹模,用榜樣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帶動人,不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群眾素質,讓鄉風文明的種子在吉河鎮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吉河鎮黨委書記卜兆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