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余繼勇)自全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百日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漢濱區民政局緊盯目標任務,強化工作舉措,實施“六項行動”,全力推進“百日提升”工作。
實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鞏固提升行動。結合省民政廳低收入平臺反饋對象,開展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排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監測對象,按規定程序納入農村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截至目前,三類監測對象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9016人,做到應兜盡兜。同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截至9月份,全區有農村低保17215戶44812人、農村特困供養救助對象5745人,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4243.53萬元、特困供養資金4001.23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361.47萬元、臨時救助資金623.57萬元,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實施重點特殊群體關愛水平提升行動。累計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200余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4個,養老服務站4個,提高了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為老年人提供了日間托老、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等服務。由鎮(街辦)統籌指導,村(社區)委員會組織實施,定期開展探訪走訪活動,對農村留守老年人進行探訪走訪,及時了解或評估農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情況;開展黨員、村干部、駐村干部、民政專員、專業社工和留守老年人之間“一幫一”結對關愛活動,實施精準關愛服務,突出做好子女長期不在身邊且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獨居老年人等重點對象的關愛服務工作。
實施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提升行動。截至目前,我區大中型易地搬遷安置點全部設立社區服務中心。江北街道劉家溝社區、建民街道長嶺誠信路社區列為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提升項目,對社區辦公樓進行了改造,并購置配套設備,現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各村(社區)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村務監督”制度,將每季度最后一個月最后一周,定為“村務公開周”,建立村務公開長效機制。印發了《漢濱區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方案的通知》,將協商事項納入村“兩委”工作程序。完善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議事目錄,建立議事協商難以解決的事項提交村“兩委”有關會議討論決策的機制,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村民代表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民會議,健全村民代表聯系其推選戶或者村民小組制度,組織動員村民參與落實議事協商事項。
實施民政防返貧監測預警幫扶提升行動。持續健全完善橫向部門聯通、縱向上下聯動的監測預警機制。加強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數據平臺以及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醫療保障等行業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對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以及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等農村低收入人口進行定期核查、動態調整、常態化幫扶。今年以來,向區鞏固銜接辦信息中心推送新增社會救助對象防返貧預警信息17次,開展低收入平臺三類監測對象排查4次,“三類”監測對象已納入兜底保障9016人,兜底保障對象占比62.8%,切實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救助,有效阻斷了返貧風險。
實施民政服務設施能力提升行動。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建成了一批養老服務設施,完成了建民敬老院二期建設任務和2個敬老院護理設施改造提升項目,實施了22個敬老院視頻監控設備改造提升項目,實現了全區敬老院視頻監控全覆蓋。打造了雙龍生態健康養老示范點等民政“5個十”市級和區級養老示范點。建成1個社區小型養老院、4個社區養老服務站、8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有效緩解了養老服務設施供給不足問題。
實施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組建了漢濱區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由16家區級社會組織單位組成,漢濱區慈善協會擔任團長單位。合力團各成員單位根據其特長、業務范圍及各鎮村幫扶需求,制定具體幫扶方案,開展各類合力定點幫扶活動,各區級社會組織累計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幫扶惠及貧困人口1.9萬余人,有力助推了全區鄉村振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