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俏皮靈動的小動物、欣欣向榮的花草樹木、簡潔溫馨的公益廣告……9月5日,記者走進漢濱區老城街道興安社區,許多原本老舊灰暗的墻壁紛紛“穿”上了“新衣裳”,一幅幅構思巧妙、栩栩如生的墻繪讓人心曠神怡。
記者深入采訪發現,過去“臟亂差”的衛生死角清理了、隨處可見的“牛皮癬”不見了、交織在半空的“蜘蛛網”消失了。再往興安菜市場走,占道經營、亂停亂放、活禽宰殺亂象也不見了,市場里里外外煥然一新。家園靚了,社區群眾個個笑逐顏開:“創文真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大好事!”
興安社區是安康1983年洪水后為救助困難居民群眾緊急建設的,社區基礎條件較差、人員復雜,治理難度大,許多問題顯得十分棘手。創文工作剛啟動時,因群眾不理解產生不少阻力。
“很多年紀大的群眾剛開始不配合,樓道里的雜物常常是今天搬走明天又放回來了,我們就挨家挨戶去宣傳動員,幫他們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興安社區干部馬瑤坦言,“說到底創文工作還是得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為了形成全員合力抓創建的態勢,興安社區按照市、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總體安排,成立了由市政府有關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專班下設辦公室以及通訊線纜整治組、市場環境整治組、管網改造組等三個專項工作組,積極統籌協調市、區市場監管局,市、區科協等幫扶部門,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攻城拔寨的拼勁、逢山開路的闖勁,全力以赴投身創文攻堅戰。
“請把店外的貨品搬進店內擺放整齊,保持店面衛生干凈整潔。”在興安菜市場,市、區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一邊耐心地為商戶講解創文政策,一邊幫助商戶把貨物搬進屋內。為了趕進度,興安社區全體干部主動放棄周末和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加壓奮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啃下一個個“硬骨頭”。
興安菜市場一直是社區管理的“老大難”,市場硬件條件差,來往人員混亂擁擠,群眾對此頗有怨言。為了徹底消除市場亂象,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組織開展常態化經營大整治大提升行動,對出店占道經營、衛生不達標、價格不明晰等問題進行重點整治,堅決取締了活禽宰殺點,同時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知應會知識等進行宣傳,市場環境整治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興安菜市場做了30余年生意的李先生感慨地說:“以往菜市場人車擁擠、雜亂無章、味道難聞,現在商戶經營、人流車流井然有序,大家看到環境變好了,更愿意來這里買菜,我的生意也比以前火爆了。”
文明城市既要建好,更要管好。為避免創文工作陷入“整治反彈、又整治又反彈”的怪圈,興安社區積極爭取各方力量開展常態化監管,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架構,把工作任務落實到崗、到人,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發揮群眾力量參與創文,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興安社區創文干部看來,創文工作絕不是為了拿“牌子”,而是以此為抓手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面改善城市面貌,提升群眾生活水平。興安社區支部書記劉靜表示,下一步,興安社區將繼續對標對表,一方面及時完成社區環境衛生治理、人文環境宣傳、社區平安建設等各類工作,一方面持續加大宣傳力度,大幅提升群眾創文知曉率和參與率,同時加強與幫扶部門的溝通協調,合理解決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傍晚時分,興安小區12號樓下的居民健身小廣場又開始熱鬧起來,三三兩兩的老人們組團鍛煉身體,結束了一天學習任務的孩子們互相追逐嬉戲,玩得不亦樂乎。
“過去廣場沒有硬化,大家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很少有這樣熱鬧的時候。”談起創文帶來的變化,71歲的社區居民呂福成由衷稱贊,“創文為我們消除了很多安全隱患,現在樓道里沒有亂堆亂放的垃圾了,夜晚出行也有明亮的路燈,路面上的坑坑洼洼也都變得平平整整。感謝創文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