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柯賢會
農貿市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菜籃子”,更是展現城市文明形象的一面“鏡子”。漢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加大對農貿市場的規范管理、督促指導、志愿服務和投入力度,讓“文明之花”在“菜市場”內盛開。
位于安康城東的寶業市場是安康城區最大的蔬菜糧食批發、零售市場,具有商戶數量多、產品種類全、輻射范圍廣的特點,市場內商品設置分類明確、衛生監管干凈整潔、經營商戶文明得體;“共建全國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安康人”“城市因誠信而美麗,消費因誠信而放心”“倡導誠實守信,共鑄消費和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宣傳牌匾隨處可見。
漢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文辦主任饒叢瓊介紹說:“今年局里投資2萬多元,制作近200個創文宣傳牌匾,在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營造創文宣傳氛圍,幾步之內抬頭就能看到創文的宣傳牌,區位圖標明了公平秤等所在的區域位置,方便居民購物。”
“沒想到農貿市場也可以這么干凈!”“沒有腥臭味,買菜的心情也好了!”漢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督促農貿市場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一方面按照標準提升硬件設施,一方面加大巡查和保潔力度,引導從業人員規范服務、禮貌待人、文明用語、誠信經營,保持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疫情防控期間,每天按規定進行消殺,為百姓提供便利的購物環境,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現在的農貿市場里果蔬比較齊全,環境衛生條件也比以前好多了,我們經常到這里買菜。”市民劉女士說。在張嶺市場里經營蔬菜生意的商戶馬女士告訴記者,為了保證蔬菜新鮮,她每天都要去進貨。“因為天氣熱了,我這里賣的蔬菜都是新鮮的,這樣顧客買回去放在冰箱里,保存的時間也能長一些。”
良好菜市場環境的創建,不但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就連市場內的商戶也稱贊不已。張女士是靜寧果蔬市場的第一批經營戶,作為個體經營戶,她感到非常開心。“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的生意受到了影響,市場監管干部幫助我們聯系客戶,銷售了很多蔬菜,這一點讓我覺得能在這個市場經營很幸福。”漢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從細節處入手,折射出城市文明,通過創建改善民生,讓創建成果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