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波
日前,漢濱區瀛湖鎮郭家河村9組村民郭仲蓮正在兒子的陪伴下采摘“神仙樹”葉,準備制作出涼爽可口的夏季美食——神仙豆腐送往附近農家樂。
郭家河村9組位處漢江北岸山腰,地勢陡峭,可耕面積極少。一個偶然的機會,郭仲蓮順手將剛做好的十來斤神仙豆腐拿到集市上賣,沒想到,一會兒工夫,半籃子綠瑩瑩的神仙豆腐被搶購一空,其中有幾個農家樂老板還特意留下她的聯系電話,以便在節假日客流量大的情況下提前預訂。
神仙豆腐是當地一道傳統美食,取材于“神仙樹”葉。“神仙樹”學名雙翅六道木,是一種生長于陜南地區和南方山區的野生灌木,其枝葉富含果膠,嫩葉經搓揉擠汁后加入草木灰水即可凝膠,成型后的結塊形似豆腐,故名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富含多種膳食纖維和植物蛋白,進入人體后極易被吸收利用,其性寒涼,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涼拌食用,不僅滑爽可口,而且還能清熱解毒,對人體機能有很好的調養和保健作用。作為一種山野食品,其神奇的工藝、豐富的營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食客和都市人群所喜愛。
隨著需求量不斷增大,每次做豆腐前進山找樹葉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善于動腦筋的郭仲蓮就想到了移植。先是從山中挖來幾株試種,由于土質接近且管護得當,很快,移植后的樹苗就已緩緩抽條。于是,有了經驗的郭仲蓮又挖來十幾株小樹苗栽在屋后的菜地旁,一是等小樹長大后方便就近取材,二是想看能不能把神仙豆腐作為一項副業慢慢發展。
轉眼七八年過去,當年移植的十多株“神仙樹”苗個個已長得枝繁葉茂,最大的樹冠直徑接近3米。據郭仲蓮介紹,像這么大的“神仙樹”,單株每年可采鮮葉20多斤,每斤葉子最少可做豆腐6-8斤,按每斤3.5元算,僅此一項,每年即可收入5000余元。
今年,郭仲蓮一家又在房前屋后新開墾的空地上種了上百棵新樹苗。看著茁壯成長的小樹,她的兒子滿懷希冀地告訴筆者:新鮮神仙豆腐只能現做現賣,不好形成規模生產,下一步他想外出拜師學藝,看能不能把神仙豆腐進行深加工處理,等到新樹苗長大成林后,條件成熟了就開辦一個加工廠,爭取要把這個小產業弄出一點大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