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璐
“不飲春茶,怎知春光已至”。茶文化從古代傳承至今,已經深深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茶葉的種植、生產過程,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是個實打實的技術活。在漢濱區建民街道八樹梁村就有一個寄托著全村希望的茶園。
“從茶苗選購、技術培訓到園區管護,每一步我都慎之又慎,如今,看到園區的茶樹長勢這么好,我有信心,我的茶樹只要三年就能成熟,明年就有收益!”漢濱區建民街道八樹梁村欣榮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魯信榮的臉上洋溢著難以掩蓋的欣慰和喜悅。要知道,他為這片茶葉園區已經操勞了兩個春秋。
近年來,建民街道積極探索“三聯共建”這個強村富民的發展模式,以“產業聯盟”為切入點,精準為各村確定主導產業項目,制定發展方案,八樹梁村就是聯建村之一,當地地處富硒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栽培茶葉、生產好茶的理想之地,加之獨有的種茶歷史,茶產業便成了八樹梁村產業發展的首選。“欣榮現代農業園區占地面積730余畝,其中流轉土地300畝,這個園區的建成對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都有重大意義。”八樹梁村黨支部書記張樹紅介紹到。
“我的初衷就是帶大家一起致富。”魯信榮說,他本在城區經營一家酒店十余年,這為他帶來了豐厚的經營收益,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滋潤,但富起來的他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一來村子里大片土地撂荒,好多勞動力都閑著,我想改變家鄉這個現狀,二來在我童年印象里,我們村是連片的茶園,很壯觀,很懷念,所以帶著大家發展茶產業也是我的執念。”
在園區上班的大多是要照看家庭的女工,需要照顧癱瘓丈夫的陳道前最能體會到這家門口的園區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66歲的她已經在園區工作了2年多,家中只有夫妻二人,丈夫臥床十余年,生活條件可想而知。“自從有這個園區我就來了,在這干活比較輕松,每天100塊錢,還管一頓飯,一月下來能掙3000來塊,一邊掙錢一邊管著老頭子,解決了我的大問題。”她說著話也沒停下手里的鋤頭。
據悉,為了幫助村民增收,園區以合作社為平臺,發動村民入股,同時廣泛招工參與種植管護,僅僅兩年多時間,就用工120余人,真正實現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
“下一步,八樹梁村將緊緊圍繞‘一村一品’,以“陜茶一號”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主,以車厘子、青李等特色農作物種植和林下散養土雞為輔,將園區打造成一個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魯信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