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昊 高靜
微風吹過,陣陣花香撲鼻而來,沿安康市金州路街區一路向北,路旁“漢濱區總工會”五個鮮紅的大字映入眼簾。走進大門,墻上工會的“五大優勢”“四大職能”格外醒目。
“工會就像一條扁擔,一頭系著黨委政府的囑托,一頭挑著干部職工的期盼,希望能把我們這個‘家’建在干群心里……”區總工會主席王衍柏對于工會的職能定位貼切而生動。
幫扶,建溫暖家園
“沒想到,在這里值班,工會還來給我們送水、送吃的,真是感謝!”漢濱區新城街道教場社區疫情防控卡點值班人員陳勇說。
數據顯示,2021年漢濱區總工會籌措“冬送溫暖”活動資金40.7萬元,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勞動模范和一線職工1000余人。籌措“夏送清涼”活動資金12.7萬元,走訪慰問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環衛工人、疫苗接種一線工作人員1400余人次。
“開展慰問只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方面,2021年以來,我們在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做到鞏固拓展城鎮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成果,同提升職工生活品質有效銜接。”漢濱區總工會副主席謝承功介紹。
2021年,上大一的葉坪鎮椒溝村大學生張田文提起區總工會,滿懷感激之情。父親意外受傷,他又考上了大學,高額的醫療費、必需的學費愁得這一家人寢食難安。區總工會得知這一情況后,按照程序迅速落實了相關政策,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維權,家和萬事興
隨著漢濱區經濟發展、企業壯大,職工會員人數也不斷增多,開辟一個專門服務職工的“陣地”成為工會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1年,我們著力抓好非公、快遞家政、新興社會組織工會等‘八大群體’集中入會工作,全區新組建工會組織61家,發展會員2300余名,調整充實和新培養工會干部200余人,為全區61個基層工會補助工會經費218.57萬元。”謝承功說。
建強機構的最終目的是為職工群眾做好服務。近年來,漢濱區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和文體中心從無到有加快建設,現在已經初具規模,職工瑜伽室、健身中心、籃球場等一應俱全。
“我下班就喜歡在服務中心打籃球,晚上還有燈光,口渴了還有熱水,覺得很幸福。”職工汪海玉說。
漢濱區總工會還緊抓“堅持履行維權職責,切實做好保和諧促穩定工作”這條主線,加強工資集體協商,增強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實效。建會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98%以上,集體合同簽訂率、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專項合同簽訂率90%以上。
實干,聚強大合力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只有把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才能凝聚起強大合力,更好地建功鄉村振興。”區總工會副主席趙睿話語堅定。
漢濱區總工會先后承辦安康市首屆“硒茶大師”手工制茶技能大賽等活動,圓滿舉辦漢濱區婦幼健康家庭醫生技能競賽活動,指導全區經貿、住建、林業等系統開展職工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活動80余場次,在全區范圍內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在工作中,區總工會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持續動員組織職工建功立業。經過培養,瀘康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品二車間二班被評為全國“工人先鋒號”,區總工會職工技能培訓中心學員王榮榮獲得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金獎,區稅務局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狀,區第一醫院黨委書記余祖才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在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中,區總工會累計籌措幫扶資金近70萬元,用于扶持鎮村獼猴桃、花椒種植等產業發展及支持葉坪小學基礎設施改善,并資助13名學子就讀大學……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全區各級工會組織消費幫扶金額突破600萬元,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