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言)春耕時節,沉睡一冬的土地被勤勞的沈壩人喚醒,除草翻土、打窩施肥、移栽桑苗……廣袤桑園里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轟鳴的農機穿梭在田間地頭,一棵棵桑樹昂首挺立地扎根在地里,像極了守護這片土地的“戰士”,紅紅火火的“鬧”春耕景象在沈壩鎮橋頭村和張四營村齊上演。
張四營村今年首次栽種蠶桑,在村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下,自強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訂購了2萬多株桑苗,計劃栽種220畝桑園,目前已經栽種100畝了。
張四營工作總隊長張凌瑞講到“去年的蠶繭價格高,收益好,利潤高,橋頭村蠶桑產業帶來的“加速”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于是在去年時,我就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學習參觀了橋頭村的蠶桑產業,后來又請蠶桑專家結合張四營村實際情況進行了技術指導,開始謀劃蠶桑發展的新思路”。
2021年,沈壩鎮橋頭村蠶桑的高速發展,為今年的蠶桑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能。橋頭村的每位養蠶戶對頂峰養殖蠶桑合作社的法人方益平也是贊不絕口,大家都稱“加入合作社進行養蠶后,不但養殖技術有保障,還降低了風險,增加了收入,讓我們無后顧之憂,今年跟著合作社干,再多養點蠶”。
據了解,2021年橋頭村頂峰養殖蠶桑合作社栽桑1200畝,有三處專業養蠶室,一處小蠶共育室,養蠶600余張,生產蠶絲被2000余床,綜合產值300萬元,創建的“圣葉夢”蠶絲被品牌也得到了市、區領導的高度關注,蠶絲被也銷往全國各地。今年橋頭村還將繼續擴大栽桑面積,做好現有蠶絲被產銷的同時,繼續開發蠶蛹、蠶沙枕等產品,探索社社聯合,村社聯合,不斷地讓產業興旺起來,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讓集體經濟壯大起來。
沈壩鎮的蠶桑產業文化歷史悠久,也是全鎮主導產業之一,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沈壩鎮堅持貫徹“三聯共建”的工作方式,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由村黨支部發動群眾一起干、一起闖,形成規模化經營模式。農村合作社流轉了閑置耕地,全程提供技術培訓,農資藥品供應,帶領群眾種桑養蠶,蠶繭統一回收加工。為支持蠶桑特色產業發展,沈壩鎮黨委政府早謀劃、早宣傳、早動員,提前訂購了春耕所需肥料和桑樹苗,保證了春耕生產的有序開展。
下一步,沈壩鎮黨委政府將不斷擴大試點范圍,做強蠶桑特色產業,持續打造“黨支部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促進產業,產業富民強村”的新路子,為實現“絲路沈壩、桑蠶強鎮”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