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柯賢會)12月25日一大早,地上還積著雪,曹祖康又開始忙碌了。他剛安排完3個工人到譚壩鎮惠平村購買生豬后,又來到位于安家寨的臘肉加工房加工熏制臘肉。
烘房里掛滿了密密麻麻的臘肉。一塊塊臘肉金黃油亮,散發著沁脾的臘香,幾段青岡木橫在地上,灰白的余燼中閃著火星。
曹祖康邊查看正在熏制的臘肉邊對我們說:“為了確保臘肉質量,我們大量收購當地農戶和養豬場用青草、糧食等喂養的本地黑豬。熏制臘肉采用的是最傳統的方法:選取部位好、肉質好的豬后臀肉、五花肉、排骨、豬蹄等,將其清洗好后,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香、八角、桂皮、丁香等天然香料腌制,再用鐵鉤掛在熏房里熏制。”
曹祖康的臘肉熏房是經過特殊設計修建的,非常環保,熏制臘肉用的是青岡木和鋸末,這樣熏出來的臘肉香味濃,夏季沒有蚊蟲叮咬,即使三伏天也不會變質。經過熏制后,取下燒皮,用熱水洗干凈,掛在庫房里晾干,經過這些工序,臘肉就做成了。
查看完熏制臘肉之后,曹祖康又來到臘肉加工車間,幾個工人正在車間里忙著包裝臘肉、豬腿、香腸等,曹祖康穿上工作服后就跟著忙碌起來……
在這期間,不時有客戶前來選購臘肉。安康美味故事總經理卜先俠說:“他們這兒的臘肉煮熟切片,表里如一,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而不膩,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不,馬上要過年了,吃臘肉的人更多了,今天,我又把大堂經理、采購總監和廚師長帶來,多選購一些備用”。
今年35歲的曹祖康2015年從部隊轉業后,放棄了優越的城市工作,幫助哥哥銷售鎮坪臘肉,開拓市場,銷售火爆,2018年,哥哥生產的臘肉已經供不應求,于是,曹祖康在自己的家鄉漢濱區譚壩鎮后溝村安家寨開起了臘肉加工廠
通過與當地養殖大戶、養豬場合作,在漢中、寶雞設立了銷售點,建立起了一套生態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不但自己產業做大做強致富了,還帶動了群眾致富增收。
“當地黨委、政府給我提供了許多幫助,我要知恩圖報、回報社會”,曹祖康笑著說,“我的產業鏈上,每年有100多人通過養豬、熏制臘肉、到店里上班等渠道就業,實現增收致富,幫助他們過上幸福生活。”
據了解,曹祖康熏制臘肉產品目前已銷往漢中、寶雞、西安、成都、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年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菜籃子”,也鼓起了鄉親們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