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善軍
抗疫阻擊戰打響以來,漢濱區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各級黨組織把堡壘建在最前沿、黨旗插在最高處、黨員沖在第一線,用行動筑起一座座堅強堡壘,織起一道道安全屏障,凝聚起戰“疫”的強大力量。
臨時黨組織,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線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1月28日上午,漢濱區中原鎮中心社區排查點臨時黨支部成立,黨員們一句句鏗鏘有力的入黨誓詞在大山里久久回蕩!堅守在這個疫情防控執勤點的8名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戰斗堡壘。黨員在哪里,支部就在哪里。臨時黨支部讓基層防控一線有了更加堅強的戰斗堡壘,越是關鍵時刻,我們必須站在防控戰役的最前沿!”臨時黨支部書記張遠寶說。
看似簡單的排查對他們來說卻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一面紅旗、一張桌子、一頂帳篷,是他們的工作環境,24小時晝夜輪崗不間斷,是他們的工作性質,嚴防嚴守、科學有序,確保不放過一例疫情是他們的工作責任。對饒哲來說,他堅守在站點,以站點為家,有時忙起來都顧不上吃飯。他說:“這個團隊中最辛苦的就是醫務人員,測體溫、忙排查、做登記,每天要面對很多人,大家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和防護意識投入到工作中”。
漢濱區鄰近湖北,位于安康中心城區,有近全市三分之一人口,大量務工人員和學生返鄉交織,防控壓力陡然變得異常嚴峻。區委堅持“黨員領導設在‘關鍵崗’,臨時組織建在‘重要點’,黨員干部沖在‘第一線’”的原則,把“堡壘”筑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堅持應建盡建、重點配建,在城鄉各排查點、工作組駐扎地等關鍵部位、防控一線,組織鎮村(社區)干部、基層醫務工作者、公安交通執法人員等黨員干部,先后成立1個臨時黨委、60個臨時黨支部、320個臨時黨小組,凝聚一線抗疫黨員干部2萬余人。通過劃定“責任區”、設立“先鋒崗”,晝夜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當好“守門員”,搭建“防火墻”,筑牢“安全網”,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黨員突擊隊,讓紅色力量凝聚在“疫”線
突擊隊到基層、到一線去,就是要沖鋒在前。1月26日上午,漢濱區早陽鎮組建了33個黨員突擊隊,鎮黨委書記席鴻冰分別向33名突擊隊長授旗。在鮮紅的黨員突擊隊隊旗的引領下,鎮機關、衛生、公安、學校和各村300余名骨干黨員,紛紛放棄休假,迅速聚集奔赴抗擊疫情最前沿,設點排查、宣傳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識,動員村民戴上口罩,不拜年、不串門、不聚會、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個個忙的不亦樂乎……,突擊隊員郭華剛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就要聽從黨的號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青春村位于瀛湖快道邊,交通便利,但人居分散,春節前有23名外地返鄉人員,按要求都要進行在家隔離觀察,每個對象都要有人包抓,每條進村道路都要有人24小時排查。村黨支部第一時間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支部書記胡成林扛起突擊隊大旗,帶著隊員設點排查、入戶宣傳、消殺環境,并組織唐振、蔣思寶等5名黨員,為群眾無償代購緊缺物資,自愿當起了紅色購物“急先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10日,漢濱區第一梯隊15名黨員骨干醫務突擊隊員完成階段任務,進入“隔離”休整。“你們沖鋒在前,圓滿的完成了醫療救治任務,你們是醫院的勇士,我為你們驕傲,也為你們自豪,希望你們認真做好休整,繼續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前線!”漢濱區第三醫院黨委書記曹凌對突擊隊員們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
為進一步發揮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黨員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艱險處。漢濱區變“分散作戰”為“集體作戰”,組織黨員干部全員下沉到村(社區),在重點防控區域、防控一線設立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應急突擊隊,承擔防控知識宣傳、社會秩序維護、疫點封閉管理、困難群眾幫扶、綜合協調服務等10余項應急防控任務,切實發揮疫情防控“急先鋒”和“排頭兵”的作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目前,全區組建了黨員應急突擊隊300余個, 5000余名黨員主動加入,開展設點排查、應急值守、物資運送、科普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1.6萬余場次。
先鋒示范崗,讓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在“疫”線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里有疫情防控任務,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危急時刻顯身手,在街頭巷尾、居民小區和村組院落,廣大黨員干部紛紛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在漢濱區老城西大社區魯班巷疫情防控檢測點,“黨員先鋒崗”的牌子立在最顯眼的位置,牌子后面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值勤黨員胸前佩戴的徽章,格外引人注目。“出門戴口罩,在家常通風,勤洗手、多運動、不串門,不聚會、不打牌、不扎推……”先鋒崗的小廣播傳出“大聲音”,聲聲入耳,聲入人心。
“您好,請您配合先測一下體溫!”2月2日15時,值班黨員劉全鋒和古麗俠正當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每當有車輛出入時,她倆走到車前,劉全鋒用非接觸式紅外線體溫計對人員進行測溫,古麗俠協助劉全鋒登記車牌號、電話、住址、姓名、從哪里來等相關信息,體溫正常方可進入。社區支部書記李芳說:“市區共駐共建單位的黨員和我們社區黨員一道,帶頭實行24小時檢查制度,對進出轄區人員實行逢車必查問,逢人必測體溫,成為杜絕疫情輸入的“不下班檢查點”。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社區共設立卡點21處,懸掛宣傳標語25條,張貼排查通知(公告)195張,發放健康提示書25份,公開信1830份,宣傳資料2410份;組織開展消毒54次;累計排查1200戶3200人。
“請配合測量體溫,請配合做好出入登記”“建議您最近不要集體出門……”在新城香溪小區出入口,先鋒崗的青年黨員志愿者成英武、嵇遙與同班的物管人員一道,耐心做著宣傳引導和進出小區登記工作。在登記過程中,外出人群需要詳細記錄個人信息、進出時間以及相關外出事宜,以便于全面詳細了解外出群眾近況,推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看見鮮紅的黨旗飄揚,戴著紅袖章的黨員值崗,我們覺得很有安全感,對疫情防控更有信心!感謝身邊的黨員們為大家所做的一切。”小區業主劉女士高興地說。
城區各小區門口那一面面迎風招展的黨旗,讓人感受到戰勝疫情的力量,感覺到人間大愛的溫暖。一些沒有在防控一線工作的居家黨員、干部也自發在社區、小區、樓棟發揮作用,大家眾手同心,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社區、每個小區、每個樓棟、每戶家庭,用實際行動傳遞疫情防控正能量。
該區1100個黨組織廣泛設置黨員“先鋒崗”和“責任區”,2.9萬余名黨員深入防控一線戴黨徽、亮身份、作表率,采取“1名村干部或駐村幫扶干部+1名小組長(網格員)+2名黨員或村居代表的責任小組”分片包抓、聯組包戶的方式,建立群眾需求、防疫資源和共駐共建清單。推行街鎮(社區)“吹哨”,在職黨員紛紛響應、迅速報到,堅持“線上+線下”雙服務和向單位駐地社區、黨員居住地社區“雙報到”。目前,駐區“五城聯創”包抓的134家市區單位,選派 1106名黨員到35個城市社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義務宣傳、疫情監控、清潔消毒等78個志愿服務隊,模范帶動了社會組織、志愿者、愛心人士以及村(居)民積極投身到疫情阻擊戰中。
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矗立,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道鋼鐵防線。連日來,漢濱區各行各業迅速進入有序復工復產,全區上下及時科學有效的防控“戰疫”,為經濟社會發展贏得時間,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