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婷婷 李琰玲)為切實提升審計整改監督質效,白河縣人大以“制度固本、部門聯合、聚焦重點”為抓手,構建起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的審計整改監督體系,推動審計整改工作落地見效。
筑牢制度根基,夯實監督保障。出臺《關于加強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跟蹤監督的決定》,每年配套制定跟蹤監督方案,明確跟蹤監督的重點內容、責任分工、時間節點等關鍵要素,將審計整改監督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構建起“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效果測評——結果運用”的監督閉環,為審計整改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強化部門聯合,凝聚監督合力。積極探索創新“人大+審計”監督協同機制,凝聚監督合力,強化優勢互補和信息共享。縣審計部門認真落實審計查出問題牽頭整改責任,建立審計查出問題清單、整改責任清單制度,督促部門制定整改方案,限時落實整改;縣人大常委會通過聽取報告、實地走訪調研等方式動態跟蹤整改進展和成效,整改完成后,再次聽取整改情況報告并開展滿意度測評,實現審計監督與人大監督的有機貫通,切實增強監督實效。
聚焦重點領域,提升監督質效。緊扣民生實事、政府重大投資等關鍵領域,結合年度監督議題、審計問題清單及預算審查發現問題,精準鎖定跟蹤監督的突出問題和責任部門,聯合審計、財政及第三方專業力量,開展多維度“穿透式”監督。聯合財政部門對3個重點項目開展績效評價,在跟蹤監督過程中全程參與重點環節,形成“監督+專業”疊加效應,確保監督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