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呂曉紅)近年來,白河縣探索實施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星級管理”模式,推動第一書記橫向牽手、向上對接、向下延伸,實現能力共進、服務共辦、組織共建、產業共興。
跨村抱團,全要素凝聚智慧力量。堅持上下聯動、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第一書記“整縣抱團”“一鎮一團”,建立“1+11+X”工作模式,推動第一書記由各自為戰轉為統籌聯動,實現互幫互促、共同發展。“1”即成立1個縣級服務團,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團長、分管鄉村振興的副縣長任副團長,將駐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鄉村振興戰略“3+5”牽頭部門納入服務團,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問題。“11”即成立11個鎮級服務團,由鎮黨委書記擔任團長,鎮黨委副書記任副團長,鎮域內所有第一書記為成員,整合駐村工作隊其他成員、第一書記選派單位負責人等力量。每月由團長或副團長召集,輪流到村開展駐村幫扶活動。“X”即整合其他各方資源和能量形成合力,推動“服務團”向上對接、向下延伸,形成全覆蓋、廣吸納、動態開放的運行體系。
比學趕超,全過程開展互助互評。健全服務團運行機制,組織開展一系列交流觀摩、比武打擂、帶貨比拼、風采展示活動,激發工作活力。鎮級服務團每月輪流到各村開展1次觀摩交流活動,適時邀請包聯部門負責人和縣級服務團成員參加,組織第一書記總結經驗、指出問題、提出建議、共同提高。每半年組織第一書記開展1次“擂臺比武”活動,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鄉村振興、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分享工作經驗。組織第一書記立足職能職責,發揮新作用,運用新興媒體大力推介生態旅游文化、產業產品,做好各村農特產品的宣傳代言、集中銷售等工作,實現“產銷精準對接、農企互利共贏”。組織第一書記圍繞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談思路、談目標、談舉措,進一步激發駐村工作活力。
共謀共策,全方位整合資源稟賦。按照“四共”思路,讓第一書記強強聯手、強弱抱團,凝聚智慧、共謀共策。能力共進,深入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通過在比中學、在學中干,均衡提升第一書記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服務共辦,充分利用選派單位資源,合力為包聯村提供資金、技術、信息、人才和項目支持,共同破解村級黨組織發展思路不清、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組織共建,立足各村資源稟賦,探索建立村村、村企聯合黨委(黨總支),聚合力量、盤活資源。采取主題黨日輪值、第一書記講黨課等形式,共同研究黨建工作,提升村級黨組織規范化水平。產業共興,統籌考慮各村特色產業、鄉村旅游等情況,迭代升級“三聯”工作機制,聯合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的發展新格局。
評星定級,全鏈條創新管理制度。健全第一書記考核辦法,實施星級管理制度,通過獎優罰劣,引導第一書記爭星奪標,激發投身鄉村振興的生機活力。推行“季評年考”管理模式,第一書記每季度向鎮黨委和本村黨員群眾述職并接受評價,鎮黨委結合各項活動開展情況和指標體系對第一書記進行評價;黨員群眾圍繞第一書記述職情況和日常了解情況進行評價。建立模塊評星、動態減星考核體系,將考核劃分為1至3星級,評定為90分以上為三星級,80至90分為二星級,80分以下為一星級。將“交流觀摩、比武打擂、直播帶貨”等活動情況量化為考核指標,作為得分項目,將處分、通報等負面影響作為扣分項目,實施動態評分。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評定為三星級的第一書記,落實評優樹模、職級晉升、職員等級、專技職務聘任、保障待遇“五個優先”措施。對評定為一星級的,由縣級服務團對選派單位和個人進行提醒談話;對群眾反響差、工作不力的予以召回,選派單位當年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