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余環
走進秦楚邊城、水色白河,以春燕茶為主的歌風流域茶葉生態示范園散溢濃香,“白河木瓜特色小鎮”全產業鏈蓬勃發展,羊肚菌、核桃等種植園遍地開花,該縣人大代表的助力激活了鄉村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在宋家鎮雙喜村,每到天麻采收時節,映入眼簾的是村民們翻挖天麻的忙碌身影,宋家鎮第二十屆人大代表李玉堂正是該鎮特色天麻種植的領路人。考慮到天麻成熟有周期,時間有富余,村內山林植被豐富,天然青草飼料充沛,山泉純凈無污染,李玉堂大膽探索,從2015年初,便引進杜洛克、長白、漢江黑豬等不同品種的仔豬進行野外馴養。
今年已經是李玉堂種植林下天麻、散養小香豬的第8個年頭,通過流轉土地、基地務工等多種形式,累計帶動30余戶農戶年均增收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不僅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錢包鼓了起來,也讓天麻、小香豬成為雙喜村的綠色新品牌。
李玉堂的率先垂范,帶動該鎮越來越多的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各類市場主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2022年,宋家鎮榮獲“全國產業強鎮”稱號。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近年來,在白河縣人大常委會的引領推動下,全縣各級人大代表以履職為民為己任,以特色產業“引路”,主動投身于火熱的鄉村振興建設一線,將廣大群眾牢牢“鑲嵌”在致富增收的產業鏈上,為和美鄉村建設貢獻了人大代表力量。
“做人民的代表,就要為人民辦實事。”縣人大代表雷銀禮始終牢記“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初心,領辦陜西紫熙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木瓜加工廠、2條生產線,主要生產木瓜果丹皮、果脯、糕點、飲料等產品,吸納了周邊5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
市第五屆人大代表、白河縣瑞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梅,建成100畝標準化羊肚菌種植基地,流轉連片撂荒地500余畝,打造高標準農田和優質糧油示范基地,不僅帶動了周邊群眾務工,還吸引了臨鎮農戶。作為農民代表的她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每年高價回收、幫帶群眾銷售農副產品,為農副產品市場化開辟了一條新路徑,讓群眾看到了實際效益。
“一屆代表一生榮譽,一任代表一生責任。”代表們紛紛表示,將持續聚焦“投身‘三個年’·人大代表建新功”主題實踐活動,在白河這片沃土上繼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用特色產業蹚出致富新路,讓鄉村振興的步伐越來越穩健,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