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耀軍 馬思維)近年來,白河縣人社局緊扣鄉村振興,在穩就業、抓技能、保民生、聚人才等方面多向發力,讓各項人社舉措落地落實,助力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力推就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白河縣人社局充分發揮技能培訓在穩就業促增收中的能動效應,建立以“個人意愿+專班”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大力提升群眾就業創業能力。
張吉友是宋家鎮太平社區的脫貧勞動力,之前因為“無證上崗”,工資3000左右。在接受了足部修護師培訓后,月入5000以上。
“學了技能是關鍵。”談到增收的秘訣時,張吉友說。
有技能,就好業,好技能,高收入。近年來,白河縣人社局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按照“培訓一批、輸出一批、致富一批”的工作思路,以重點產業鏈技能培訓為抓手,抓實抓好就業幫扶工作。今年以來,已組織開展足部修護師、月嫂家政服務、創業培訓等技能培訓29期,共計培訓450人。
落實社保政策,助力鄉村振興
“真是太好了,我也有養老金了!”雙豐鎮閆家村吳高新說。
雙豐敬老院居住著多位像吳高新一樣的失能高齡老人。在陜西省出臺了困難群體參保幫扶政策后,困難老人看到了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希望。
為全面推進社會保險的知曉率和覆蓋率,白河縣人社局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黨員干部長期堅持為行動不便和孤寡老人上門認證服務,讓群眾零跑路和不跑路,切實為群眾提供便利。
強化政策兜底。將符合政策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家庭繳費困難群體全部納入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范疇,截至目前,已為3000余名符合條件的特殊人群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9.985萬元,及時做到了應代盡代。
加強社保擴面。充分利用村級宣傳欄、微信工作群、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不斷提升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率。縣人社局加強與鄉村振興、民政、殘聯等部門協作,通過信息比對、入戶走訪等方式,確保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人口保費代繳對象和金額精準無誤。截至目前,白河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57714人,征收保費金額1443.42萬元,已參保覆蓋困難群體14669人,實現“應保盡保”。
強化人事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把外面更好的技術、人才、資源和更多資金帶回來、引進來,助力家鄉建設,給鄉親們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工作崗位。”陜西紅石綠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返鄉就業師范標兵金輝在安康市“歸雁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說。
白河縣人社局結合實際、創新舉措,大力推動人事人才幫扶,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四雁工程”,即培養“頭雁”領航,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培育“鴻雁”成長,支持各類人才建功;回引“歸雁”創業,增添鄉村振興活力;形成“群雁”效應,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牽頭指導和參與抓好事業單位干部招聘、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高素質農民培育、鄉村工匠培養、鄉村文化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鄉村教師醫生培訓、市縣專家基層一線幫扶、科技人才下鄉興農、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引、農村青年創業扶持10項重點工作。為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上半年計劃為全縣招聘77名工作人才,其中,“三支一扶”人員5名。
今年以來,白河縣人社局逐鎮村培訓抓推進,深化提升“四百工程”穩就業促增收。動員全縣上下,抓實百家勞務公司轉移就業,壯大百家社區工廠吸納就業,開展百場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回引百名能人返鄉創業就業,實現務工人數、就業崗位、技能培訓人數和就業率、創辦創業主體人數和帶動就業人數“四個穩中有升”,抓實抓好就業幫扶工作。截至目前,全縣群眾實現轉移就業6萬余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含監測戶勞動力)就業達3萬人以上,全縣脫貧勞動力家庭、邊緣易致貧勞動力家庭、易地搬遷勞動力家庭均已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目標。全縣共有社區工廠(幫扶車間)145家,累計帶動5000余人就業。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農村就業困難人員544人。已下達1000余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支持能人返鄉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