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柴群 劉靜
今年以來,白河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三個年”活動部署,以“四比四創”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為契機,多措并舉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助推全縣營商環境再優化。
做優“一站式”服務平臺,打造便民利企政務環境。該縣實行政務服務事項進駐負面清單制度,除場地限制或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必須全部進駐中心集中辦理,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充分發揮行政許可事項集中辦理優勢,在縣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企業開辦服務專區,將企業注冊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等納入全流程“一站式”辦理,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優化企業開辦流程持續取得新成效。做好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更新完善及關聯工作,組建便民服務體系,幫辦代辦隊伍共有628人,提高企業和群眾需求響應能力和服務水平,上半年累計為企業群眾幫辦代辦事項3663件。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大幅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并聯審批事項要件減少50%,辦理時限壓縮60%。扎實開展變相許可清理整治,確保清單之外無審批。推進“一業一證”試點改革,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首期推出了小餐飲、零售藥店等10個行業進行試點,對一個行業所有涉企許可事項的審批要件進行標準化集成,“多事項”同時審批,核發行業綜合許可證,實現企業“一證準入、一證準營”。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梳理出涉及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高頻服務事項,組成企業開辦、注銷及準營等15個“一件事”,實行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審批、一窗辦結,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辦事體驗。
做強政務服務“一張網”,提升高效服務能力水平。強化12345熱線營商環境端平臺作用,加強營商環境問題線索轉辦督辦,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力推廣“秦務員”“i安康”等政務服務APP廣泛運用,推動政務服務窗口端、PC端、移動端、自助端“線上四端同步”服務,縣本級48個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總數1712項,1587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網辦率達93%。梳理“跨省通辦”事項清單,讓同一事項在不同地區,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實現異地代收、屬地審核、異地發照的辦理新模式。半年來,共受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26663件,辦事群眾主動參與評價26418人次,群眾好評率100%,群眾滿意率99.99%。
做實“最多跑一次”改革,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線上依托政務服務“一張網”,160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線下圍繞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開展“坐窗口、走流程、優服務、跟執法”活動,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提升服務效能,讓辦不成的事能辦成。持續推行往返不便上門辦、窗口事項延時辦等“五辦”集成服務模式,通過“窗口前移、上門服務”等形式,實現“最多跑一次”,為辦事群眾送上貼心的審批服務。
做精“項目管家”上門辦,打造靚麗政務服務風景線。聚焦高質量項目建設,白河組建“項目管家”服務團隊,實行“三級管家”上門幫辦代辦,完成重點產業鏈項目全生命周期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梳理,與20家重點項目企業簽訂了“重點項目”幫辦代辦服務協議,推行市縣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項目、歸雁經濟項目“幫辦代辦”服務全覆蓋。成立縣鎮村三級幫辦代辦服務團隊,即縣上在大廳設立幫辦代辦總窗,設有6名幫辦代辦專員,負責全縣幫辦代辦工作;每鎮設有2至3名幫辦代辦員,負責各鎮幫辦代辦工作;各村設有1至3名服務員,幫助企業群眾做好相關協辦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