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明富
走進白河縣倉上鎮天寶村,整潔寬敞的村組公路上,漂亮的太陽能路燈排成一線;一望無際的梯田里,麥豆蔥綠,山花溢香;農家小院里,各種盆景花卉、蔬菜、果樹和諧地融于一體,處處充滿生機盎然的新農村景象。
生態宜居田園美
在天寶村藥王宮“云上山間”生態茶園,循著采茶歌聲和笑聲,采茶工纖細的雙手在枝頭起舞,胸前的小竹簍盛滿馨香春色。
“一邊體驗采摘樂趣,一邊領略山上美景,這樣的生活就像電影里的情節。”今年采茶季,來天寶村采茶踏青的游客紛紛表示。
天寶,這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隨著天寶4A景區旅游業的興起,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做活田園文章,引導市場主體大力發展油菜、油葵、茶葉等,形成了春天菜花飄香,秋來滿目金黃的特色產業,增加了鄉村田園游新亮點。
七組姜家院子住著七八戶人家,幾棟小樓錯落有致,房前屋后打理得干凈明亮,院子里栽著花果蔬菜和常青喬木,畜禽圈廁規劃修建得十分協調。村主任介紹:“這是村里‘庭院經濟’示范點。村里家家門上開辟小菜園、微花園和小果園,美了庭院,也富了口袋。”
“宜居才能宜業,優美環境直觀體現了產業興、村民富、生活美,讓人們生活更有品質,干事更有奔頭。”天寶村駐村第一書記蒲大林說,村里圍繞和美鄉村建設,持續開展環境整治,讓小小庭院串起鄉村大美,展示出村民的精神面貌和鄉風文明。別具特色的庭院經濟,推動了旅游業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農旅融合產業興
天寶村依托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定向培育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新業態,推進“一村一品一業”示范建設。以特色種植、生態采摘、農園體驗、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吃、住、游、購、娛為一體的田園風光游品牌,延伸了農旅融合產業鏈。
清明時節,大多農家還沒開始種瓜種菜,而天寶的智能化無土栽培大棚里,各種蔬菜郁郁蔥蔥,透出春天的勃勃生機,迎來一批批游客觀賞打卡。無土“菜園子”還是中小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很多學校都組織學生來這里體驗農事,開展研學和親子觀光游活動。
今年“五一”小長假,天寶旅游早早進入了預熱階段。組團旅游的大巴車絡繹不絕,民宿接待應接不暇。呂家坪民宿園、云頂仙居、夢幻旅館、親情度假屋等早早就被預訂,很多游客來這里品嘗農家菜、體驗智能化服務,享受竹林草地、紅燈木屋的自然舒適。
旅游業的發展,還帶火了土特產銷售、餐飲服務、農產品加工和務工就業。天寶烏雞蛋、熏臘肉、豆腐干、豆豉及包裝成品的木耳、香菇、天麻成了游客青睞的土特產,帶動周邊群眾增收達80萬元;全村從事旅館、農家樂、美食小吃服務的商戶達20多家;200余名村民常年在景區務工就業,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實現了家門口致富的愿望。
黨建引領村民富
該村抓實集體經濟建設,立足農業主色,以“支部+集體經濟”引導市場主體和農戶發展農旅產業,招引“歸雁”能人返鄉創業就業,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培育糧油示范點、庭院經濟示范點5個,發展種養殖市場主體5家,市縣鎮級園區8家。
“村民大多在景區和各市場主體就業,以前的種地人現在基本成了上班族,好多人當起了園主老板,村里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出行都有代步小車,城里人享有的家用電器一般都有。”天寶村支書王軍自豪地說。
“我們這兒空氣好、景色美,山上就是個大公園,除了沒有街道高樓,其他啥都不比城里差。”在天寶村,村民聊起現在的生活,個個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而這樣的幸福感會越來越強烈——天寶旅游公路建設即將啟動,一軸、兩區、三景、四帶、五綜合體產業布局正逐步實施,一個生態優美、產業興旺、村民富裕的和美鄉村新圖景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