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丁衍明
在白河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咨詢法律問題的群眾絡繹不絕。四川小伙小何在白河一家餐飲企業做廚師工作,與雇主發生勞務糾紛后來到中心尋求幫助。正在帶班的白河縣司法局副局長陶俊權接待了小何,了解情況后,立即安排148法律服務所的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其代理訴訟。經縣人民法院調解,小何一個星期后就拿到了拖欠的工資。
在白河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三班服務”把法律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通過整合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基層法律服務等司法行政法律服務資源,制定“三班”法律服務值班表并進行公示,白河縣司法局落實首問負責制及首辦負責制,確保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去年以來,該縣“三班”法律服務接待日共接待群眾來訪220余人次,為群眾解決法律問題100余件。近3年來,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余件,為受援人挽回損失1000余萬元,實實在在為弱勢群體撐起了一片“法治藍天”。
此外,白河縣制定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依托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縣法律援助中心和基層司法所等資源,加快構建覆蓋城鎮居民的規范化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縣、鎮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成率達100%,配備相應專業人員和工作人員,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今年3月,群眾肖某將一面錦旗送到卡子司法所,感謝所長吳經山為其開展法律維權服務。原來,肖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傷,因侵權損害賠償問題久拖不決,感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心情十分沮喪。在參加司法所開展的普法宣傳活動中,肖某得知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可以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便提出了申請。吳經山受理后,耐心指導并陪同肖某做了司法鑒定,并依照法定流程開展維權服務,幫助肖某如愿拿到了應得的賠償。
近年來,白河縣大力加強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司法所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去年以來,已成功化解涉及工傷(亡)、債權債務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人身傷害賠償等一批重大疑難信訪矛盾問題,幫助群眾挽回損失2000余萬元。據統計,該縣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每年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200余件,對申請調解的民事糾紛調解率達100%,70%以上的案件均引入法律服務力量參與化解,2022年全縣矛盾糾紛治安問題調處率達99.45%。
同時,該縣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基層依法治理有機融合,推動以“八五”普法為重點的法治宣傳教育走深走實,2022年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500余場次,參與活動的群眾達6萬余人;圍繞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組建重點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團,定期深入企業開展政策宣講、法治培訓、法治體檢活動,組織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40余場次,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20余件次。
該縣還利用各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激活末梢,把公共法律服務送到“家門口”。據悉,該縣122個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122名,實現了全覆蓋。去年以來,開展普法宣講活動320余場次,參與調解矛盾糾紛440余件次,協助村(居)委會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等60余件次,提供法律咨詢、解答等1000余件次。首批培養的265名“法律明白人”,化身鄉村法治的弘揚者、鄉村秩序的守護者,用村民聽得懂的“大白話”,把法治宣傳延伸到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