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呂曉紅 宋旭
今年以來,白河縣從村級黨組織建設、村干部隊伍建設、農村黨員隊伍建設、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等四個維度發力,著力推動各類“紅色”資源向鄉村聚集,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筑牢基層支部“戰斗堡壘”。加強農村過硬黨支部建設,常態化開展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鞏固提升8個省級標準化建設示范村,落實一套創建方案、一張問題清單、一項特色做法“三個一”創建機制,繼續做好2個達到省級標準的示范村、25個達到市級標準的示范村創建工作。持續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圍繞“四類村”標準摸排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2個,按照“六個一”措施開展整頓,實行銷號管理。扎實開展易地搬遷社區“六好雙優”黨組織創建和評星晉級活動,確定特色黨建主題8個,確保2022年度創建“五星級”黨組織3個、“四星級”黨組織3個,筑牢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戰斗堡壘。
建強村級干部“頭雁隊伍”。實施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線上線下集中培訓村(社區)干部509名,舉辦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不斷提高村干部綜合素質。擇優選派89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實現“五類村”全覆蓋,對380名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和包村干部進行專題培訓,著力實現能力提升。加強村級后備力量培養,探索推行“導師幫帶制”,培養村級后備力量256人,做到動態管理,備用結合。調整提高村(社區)干部待遇補貼,評選“好支書”8名,推薦3名村干部參加學歷提升,為在職村干部購買保額不低于40萬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充分激發村干部鄉村振興工作活力。
激活農村黨員“肌體細胞”。把發展黨員工作向農村優秀青年、市場經濟主體帶頭人傾斜,落實1年以上未發展黨員村級黨組織預警措施,2021年來,發展農村黨員152名,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8名,占比64%。以實施穩崗就業“四百工程”為契機,摸排建立1000余名流動黨員臺賬,探索建立外出務工黨員流動黨支部,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出臺《農村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深化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和流動黨員“八個一”管理服務機制,累計向532 名黨齡達到50周年、一貫表現良好的黨員頒發紀念章,表彰優秀共產黨員104名,激勵廣大黨員在鄉村振興中勇擔當善作為。
鍛造產業發展“紅色引擎”。出臺拓展提升“三聯”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探索建立村村聯強弱抱團、村企聯要素互補、城鄉聯資源共享、內外聯發展共富等聯建機制,打造示范樣板村15個,探索成立聯合黨總支1個,加強與湖北省鄖西縣等周邊鄰縣黨組織聯建,推動區域資源整合利用。持續深化“三變”改革,盤活資源要素,打造具有白河特色的村集體“消薄”攻堅之路,2021年113個村(社區)年經營收益均達5萬元以上,集體經濟“消薄”攻堅行動超前完成。建好用好“鄉村金融超市”,發放黨員先鋒貸、道德模范貸、返鄉創業貸等10余類特色信貸資金7.34億元,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