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余環
人勤春來早,奮蹄趕秋實。3月8日上午,一輛載滿務工人員的大巴車從白河縣宋家鎮雙喜村文化廣場緩緩駛出,車內數十名務工人員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滿載著家人的美好祝愿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向目的地河北省邢臺市出發……
“以前偶爾在家門口零零碎碎打幾天工,收入也算不上多,現在到外面打工,見識多了,工資待遇也提高了。”說起這些年打工經歷,光榮社區胡興成夫婦滔滔不絕,“外出打工以來,我們夫妻倆已經存下近20萬元,父母在家照顧孩子也沒有后顧之憂,日子真是越來越有奔頭。”
雙喜村二組村民陳德進,從事建筑木工已經6年了,每年10萬多元的收入在維持一家生活的同時還有很多富余,再加之父母務農收入,陳德進一家已于2017年穩定脫貧。“現在每年出門打工或是返鄉都有大巴車接送,對我們這些工人來說真的很方便。”今年,陳德進又有了新謀劃,他要加緊干,爭取早日搬進縣城住上新房子,把日子越過越好。
復工大巴不僅方便了宋家鎮周邊各村農戶,同樣也方便了遠在湖北大廟鄉的務工人員陳玉梅。“我在工地負責做飯,每個月也能拿到四千多元的收入,因為每年白河這邊都有專車接送,所以就提前一天坐車過來,跟工友們一起過去,一路上也能相互照應,省了很多麻煩。”陳玉梅說,公司的舉措既暖心更讓人安心。
“請大家戴好口罩放好行李有序上車。”正在一旁招呼工人的是秦冀勞務有限公司白河片區勞務工組長張隆應。“公司每年都會包專車接送返冀務工人員,今年受疫情影響所以出發的比較晚。這趟車再過10個小時就將抵達河北省邢臺市建筑工地,休息一天后,工人們就能正式上崗。”作為土生土長的宋家人,他憑著自己的能力和對建筑工作的熱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從一個小小“打工仔“成為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包工頭”,再加之人誠實可靠,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愿意跟著他謀出路。
復工大巴為務工者從山區“家門口”到“廠門口”搭建起便捷快速的返崗通道,為山區群眾穩崗就業架起“高速路”。據悉,為保障疫情期間員工復工返崗不受影響,宋家鎮以疫情防控為重點、以穩定就業為目的、以群眾增收為導向,組織有外出務工意向的健康人員統一輸送到務工場所,實現了家門、車門、廠門“三門相連”。
“此次開展的‘點對點’一站式勞務輸送,是鎮村在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做好轉移前各項準備,確保務工人員安全健康的情況下,配合秦冀勞務有限公司有計劃有組織地集中向外勞務輸出,僅在雙喜村就吸納了20多名農民工,為廣大群眾鞏固脫貧成果、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雙喜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楊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