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趙芝敏)“這多大點兒事兒啊!咱都是左鄰右舍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來,坐下來,都消消火!”白河縣城關鎮清風社區鄉賢調解員柯尊祿正在語重心長地給兩位爭吵的居民進行開導。
鄉賢不能“閑”,當好群眾“貼心人”是柯尊祿對自己的要求,街坊鄰里有個矛盾糾紛來找柯尊祿解決,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做工作,協助鎮、村干部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以前群眾對殯葬收費管理問題頗有微詞,柯尊祿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向相關部門反映,此問題很快得到妥善有效解決,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如果說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么鄉賢張吉斌則是憑著自己敢闖敢試的拼勁兒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城關鎮安福村張吉斌回到安福村探親時,面對著荒廢的田地,張吉斌陷入了短暫迷茫。思慮再三后,張吉斌下定決心回村里發展,改變村莊貧困落后的面貌。張吉斌把多年積累下來的積蓄都拿出來,注冊成立了白河縣城關鎮鑫果家庭農場,流轉土地230畝,種植大紅袍花椒樹苗12000余株,吸納安福村2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3000元。
“通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助力‘鄉村振興’,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接下來,我還會繼續為家鄉的各項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張吉斌堅定地說。
獅子山社區鄉賢熊隆寶,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想方設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幾年來,先后為貧困戶、貧困大學生捐款達150余萬元。
在城關鎮,像張吉斌、柯尊祿、熊隆寶一樣參與鄉村治理、帶領村民致富、弘揚善行義舉的鄉賢還有很多,他們不斷發揮在慈善公益服務、鄉風文明促進、矛盾糾紛化解、和促進發展方面的作用,已經成為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促進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