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田光榮
金秋送爽,也送來了麻虎鎮幸福、祥和的景象。“現在的我,住房安全,白天去社區工廠上班,早晚去地里種種菜,我們一家人越來越有奔頭了。”家住太和村二組安置點的汪兆江心滿意足地說。近年來,白河縣麻虎鎮堅持黨建引領,以安居、致富為目標,不斷拓寬產業、就業發展思路,確保搬遷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黨建+菜籃,吃下安居“定心丸”
秋雨過后,里龍村搬遷戶莫福善正忙著收青椒。在他的面前,被竹籬笆隔開的小菜園里,除了脆嫩的青辣椒,還有長勢喜人的番茄、黃瓜、青菜、小蔥等作物。每天早晨,莫福善總會去菜園里收菜,留足自家所需,他經常會送些蔬菜給左鄰右舍品嘗。
兩年前,莫福善剛從山上搬遷到安置點,因為吃菜問題隔三差五再上山種地。“身為地道農民,離了土地就沒了根,心里就沒底呀!”當時的莫福善這樣說。今年春季,里龍村實施安置點“菜籃子”工程,以村委會名義流轉安置點周圍土地,為90余戶搬遷群眾劃分小菜園,贏得了全村黨員群眾的廣泛好評。
據悉,為使搬遷戶節省生活支出,在安置點住得有歸屬感、過得有幸福感,麻虎鎮積極拓寬搬遷后續發展思路,結合搬遷群眾所盼所需,充分利用安置點周邊土地資源,探索實施“黨支部為我劃塊田”項目、“生產發展用房+便民服務用房”項目,目前全鎮共建成“菜籃子”工程20畝、生產發展和便民服務用房24間,有效解決了搬遷戶種養殖難問題,大大降低了搬遷群眾日常生活成本,為安居樂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建+就業,端起增收“金飯碗”
為解決搬遷戶就業難題,麻虎鎮以支部為引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100戶以上搬遷社區配套建設社區工廠,實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同時,充分發揮支部“橋梁”和“紐帶”作用,通過搭建信息共享、技能培訓平臺,促使搬遷社區與縣內外企業建立互通共享機制,點對點組織技能培訓,一對一推送就業服務。
目前,麻虎鎮通過支部引領,先后建設恒義康電子工藝、江榮食品、華玉文鑫毛絨玩具等7家社區工廠,提供穩定就業崗位300余個,通過到縣鎮村集中培訓、社區工廠崗前培訓、專業學校培訓等方式,實現了有勞動能力搬遷群眾技能培訓全覆蓋,搬遷戶轉移就業1000余人、聘任公益崗200余人,走出了一條“支部為龍頭、黨員為先鋒、群眾為主體、增收為目標”的搬遷就業路。
黨建+產業,邁上致富“陽光道”
時下,走進十里社區,近千畝精品紅薯園區映入眼簾,透過一道道整齊的排水溝,隴上圓潤飽滿的紅薯依稀可見。“今年氣候適宜,紅薯豐收在望,我們這個園區,又能向黨組織和鄉親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十里社區支部黨員、園區負責人謝浩信心滿滿地說。
近年來,麻虎鎮把產業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不僅確定了紅薯、木瓜、茶葉、畜牧等主導產業,有效形成了中長短結合、短平快兼顧的產業發展格局,還通過返鄉能人座談會、招商引資推介會等等,引導外出能人和外地商人投資興業,先后培育江榮食品公司、森硒包裝飲用水廠、駿鑫種養殖合作社、海瑞小龍蝦養殖公司、恒義康玩具工藝公司、凡燊生豬養殖基地等31家市場主體,實現了“村村有企業、戶戶有產業”發展目標,帶動了全鎮900余戶搬遷群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