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琛 翁希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白河縣婦聯大力實施“巾幗脫貧行動”,牢牢把握聯系和服務廣大婦女這一主線,以“真扶貧,扶真貧”為核心,堅持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教育引導貧困婦女發揚“四自”精神,激發貧困婦女自主發展的內生動力,帶領全縣婦女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迎難而上,在實施鄉村振興、致富奔小康的浪潮中奮力前行。
駐村幫扶盡顯巾幗風采
白河縣冷水鎮東村社區下轄7個村民小組,共547戶193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29戶324人。2018年縣婦聯包抓東村社區以來,積極察民情、聯民心、解民憂、幫民富,為村民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注重發揮“聯”字優勢,傾心助力脫貧攻堅戰。
村民裴電喜是東村社區利用產業脫貧致富的典型模范,他發揮特長發展原汁原味的甘蔗酒產業,成立了老裴燒酒坊。疫情期間,白河縣婦聯幫扶隊員赴村開展聯防聯控工作中,敏銳察覺到他家的酒受疫情影響銷售情況很不樂觀。而后婦聯一方面通過新媒體進行宣傳推廣,一方面落實消費扶貧舉措,短短半個月內就幫助他出售甘蔗酒5000多斤,實現了穩定生產、回籠資金的效果,這一做法也使其帶動的10多戶貧困就業人員有了可靠的收入來源。
今年7月21日,一封題為《謝謝你們,最可愛的人兒》的感謝信寄到了白河縣婦聯,在信中,這位貧困戶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記錄了婦聯包村以來為自己及東村所做的點滴實事、好事,對幫扶后自己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作為包聯單位,白河縣婦聯近3年為東村社區增添社區服務中心戶外廣場LED顯示屏24平方米,社區亮化新增太陽能路燈20盞,新建省級婦女兒童之家示范點1個。同時,充分利用白河縣山水農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和東村社區村股份制合作社這兩個市場主體,大力發展種植業,幫助東村社區新增速生泡桐2000余畝、核桃園1500余畝、甘蔗500余畝,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技能培訓促創業就業
“縣婦聯組織的這種學習方式挺新鮮的,捧著手機就能參加培訓,幾天下來,學到了不少東西,我相信,返崗后我的工資肯定又能增加不少。”家住茅坪鎮朝陽村六組的貧困戶熊英梅高興地說。
疫情期間,白河縣婦聯通過組織線上家政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5期,幫助了392名貧困婦女提高就業技能。近年來,該縣婦聯積極弘揚“巾幗不讓須眉”精神,通過入戶走訪、扶志扶智宣講、“巾幗大宣講”、職業技能培訓等形式,幫助貧困婦女樹立脫貧信心,走出困境走向富裕生活。
2019年,白河縣婦聯牽頭成立了白河縣巾幗創業協會,激發女能人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就業、愛心救助、結對幫扶等方式深化社會幫扶,累計帶動婦女達5000余人,對300余名有就業意向的婦女,開展技能培訓、介紹就業渠道。共舉辦了8期貧困婦女枝能培訓,在全縣11個鎮進行了“巾幗大宣講”,為30余名建檔立卡婦女解決了思想和生活上的問題。同時,為廣大婦女宣講美麗庭院、美麗鄉村的美好愿景,引導婦女從改變自家庭院開始,影響周邊群眾,爭做美麗鄉村的建設者。
截至目前,為扶持創業就業,該縣婦聯為農村婦女提供小額信貸支持,累計投放資金1194筆7137萬元,扶持帶動婦女創業就業2826人。
民生項目惠及婦女兒童
面對包建村部分村民飲水困難,白河縣婦聯積極爭取省婦基會“母親水窖”小型集中供水項目落戶,解決了后高山困難群眾100余人的喝水問題和產業發展瓶頸。注重改善婦女發展環境,3年來累計爭取母親水窖、春蕾計劃、何崇本助學、貧困母親、兩癌救助、紅風工程等項目資金215.87萬元,直接受益婦女兒童3055人。借助“紅鳳工程”牽線搭橋,使13名貧困女大學生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結對資助,順利邁進大學校門。組織愛心企業為東村社區貧困群眾價值約4.5萬元的愛心衣物,給貧困群眾送去了溫暖。舉行了3場次救助金集中發放儀式,累計為87名受助對象發放了救助金38.7萬元,在全社會積極營造扶危濟困、團結友愛的文明新風。
“點點真情的付出,片片愛心的匯聚,滋潤了貧困婦女群眾的心靈,增強了他們脫貧的信心和決心。新的起點,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創新的精神,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婦女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路上昂首闊步。”白河縣婦聯相關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