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勇)“警察你們快來,我家雞圈發現一只大鳥!好像還受傷了!”
5月14日,白河縣公安局麻虎派出所接群眾報警后,迅速趕赴村民老張家,將受傷大鳥帶回派出所悉心照料,并立即聯系林業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對大鳥進行救治。經專家鑒定,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腹隼雕。事實上,這已不是民警第一次救助國家保護動物,在2019年4月25日,麻虎派出所民警還救助過一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近兩年來,隨著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保護環境、保衛藍天的意識深入人心,廣大群眾珍惜愛護野生動物的觀念普遍提升。近兩年來,白河縣多個鄉鎮派出所多次接到群眾報警,救助受傷的野生動物。除了上述的金雕和白腹隼雕,還有紅腹錦雞、獼猴、麂子等其他動物。這些被救助的野生動物,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就是“三有”動物。
那么為什么老百姓發現受傷野生動物,總是第一個想到要交給警察呢?這跟兩年來白河公安機關在保護環境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有密切的關系。
在保護環境工作中,白河公安堅持預防宣傳和違法打擊兩手抓。事實上,宣傳比打擊更重要。只要宣傳工作做到位了,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既能引導人們愛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不惡意破壞環境,不故意傷害野生動物。還能引導人們主動監督他人,積極舉報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活動。工作中,白河民警將保護環境宣傳列為一項常規工作開展,在廣泛借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講、脫貧攻堅等大型現場集中宣傳的同時,還利用“百萬警進千萬家”等活動走訪入戶之際,點對點深入宣傳。民警們都說,雖然保護環境工作不是公安機關的主責,但是愛護環境人人有責,作為公安機關民警,我們愿意做保護環境的鐵先鋒,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當然,不管怎樣宣傳,總有一小部分人利欲熏心,會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在打擊非法獵殺野生動物方面,白河公安也絕不手軟。2019年來,全縣公安機關打擊非法獵殺野生動物違法犯罪,立刑事案件6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6人,向森林公安移交相關違法線索數十條。2019年5月7日,白河公安破獲了一起跨省獵殺、銷售野生動物案,將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罪的犯罪嫌疑人周某(陜西白河縣人)和尚某(湖北鄖西縣人)依法刑事拘留。同年12月27日,周某被安康鐵路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尚某被判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0000元。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未來,白河公安會一如既往的做好保護環境的鐵先鋒,在引導更多的人自發保護環境的同時,也會重拳出擊,堅決打擊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