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明富 黃菲
“這場招聘會既為搬遷群眾找到了就業崗位,也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后用工問題,感謝政府為用工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了這樣的平臺。”白河縣倉上鎮江之南毛絨玩具廠老板王加洪高興地說。
5月23日,在白河縣倉上鎮紅花社區舉辦的“人崗對接”招聘會上,38家公司企業的400個就業崗位,吸引了全鎮因疫情沒能外出的村民前來應聘,近300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
“今天,我跟江之南毛絨玩具廠簽成了招工協議,工廠就在咱們社區,以后我不僅能照顧孩子上學,還能上班賺錢。”46歲的紅花社區居民陶克紅,原是東莊村六組村民,2018年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遷至紅花社區,招聘會幫她解決了搬遷后最擔心的就業問題。
裴家村村民朱芳隆也是眾多求職者中的一名,此前她和丈夫兩人一直在福建足部按摩店上班,今年因情況特殊,朱芳隆未能外出務工。這次招聘會,她如愿地和林邦木業有限公司簽訂就業意向,上班的工廠在河對面,離家只有300米遠,月工資兩千多元,對朱芳隆來說,最讓她高興地是工作和家庭兩者都能很好地兼顧。
近年來,倉上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221戶3972人,陜南移民搬遷1920戶5863人,全鎮共建成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幫扶問題,鎮村及社區干部通過入戶“問需、問計、問效”廣泛聽取群眾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及時掌握群眾所需、所想、所要、所盼,在摸排遍訪中,積極尋求破解搬遷群眾在新環境下的“憂、困、疑”發展難題。通過職業技能培訓、人崗精準對接就業等舉措,努力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倉上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4家社區工廠、3家工業企業、20余家農業市場主體,已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大部分搬遷群眾都已實現了安居樂業。
紅花社區是擁有12000居民的新社區。按照“社區管理房和人、原籍管理地和林”的原則,新社區將對新居住地的貧困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醫療保障、治安管理、就業服務等提供優質服務,引導搬遷群眾適應新環境,培育新習慣,讓搬遷群眾的“心”真正搬進新社區,快速融入新生活。
“今后我們還會在社區設立就業推薦崗,凡是未實現就業的、有就業需求的,可以繼續到社區咨詢,我們將會把未就業群眾一對一地推薦到相應的用人單位,確保每一個搬遷家庭的勞動力都有事做,有班上。”鎮黨委書記王永重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