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014年5月一份報告顯示,印度一半人口不得不在室外解手;國際慈善機構“水援助組織”的數據顯示,印度12億人口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用上衛生設施。
2014年10月,印度總理莫迪發起“清潔印度”運動,投入大量資金新建廁所,向隨地大小便的陋習“宣戰”,目標是在2019年10月之前實現100%的廁所覆蓋率,致敬印度圣雄甘地150周年誕辰。近5年來,印度全國已修建了近1億個家庭廁所。
熱點問題看他國
沖刺100%
廁所覆蓋率
2019年10月是印度宣布消除隨地大小便的最后期限,印度政府正為在最后期限前實現100%的廁所覆蓋率做最后努力。印度媒體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印度全國99.2%的家庭已擁有獨立衛生間。
據報道,根據政府提交給議會的調查文件《2018-2019年度經濟調查》,自政府2014年10月啟動“清潔印度”運動以來,印度全國已修建了近1億個家庭廁所。
報告指出,過去4年多,“清潔印度”運動覆蓋了印度約63.3%的農村地區,在顯著改善國民健康狀況的同時,推進了性別平等。“通過在學校、道路和公園等公共場所修建區分性別的廁所,‘清潔印度’運動為消除性別差異發揮了推動作用。”報告指出,“清潔印度”運動通過提高衛生標準對社會發展產生了間接的積極影響。
報告指出,印度未來對廁所和衛生基礎設施的投資需要結合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并采用環保衛生技術的原則。
立法規定 酒店和餐廳開放廁所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座婦女專用廁所于2018年10月落成,它被譽為印度第一個“粉紅廁所”,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對女性的關懷。比如,廁所內安裝了一臺女性衛生用品自動售貨機,并設有哺乳區。不久后,一座專門為兒童建造的廁所也在新德里南部的貧民窟投入使用。這個廁所參照成人樣式,對坑位進行了縮小設計,方便兒童如廁。
修建的廁所不夠用,就立法要求酒店和餐廳開放廁所。今年7月,印度東北部的古瓦哈蒂市立法規定市內每一家酒店和餐廳的廁所,即便是五星級酒店的廁所,都必須對外開放。
據當地官員馬拉卡爾說,該市沒有足夠的公共廁所,在“智慧城市”項目下,已經安裝了33個生物廁所,但還不夠。過去,市民要使用餐廳的廁所,必須要點餐消費或支付服務費。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餐廳和酒店的廁所,而無須點餐或付費。
改變認知 養成習慣
相比衛生設施的改善,改變人們的衛生習慣顯得更加艱難。在莫迪政府之前,印度歷屆政府都在“抓廁所”,也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廁所,但成效不大,原因是一些村民不愿用廁所,他們覺得在戶外草叢里“解決”更“干凈”;還有些人覺得與別人共用廁所很臟,不愿使用公廁。
配合修建廁所,政府派出社區工作者深入農村勸說農民們。一位印度農村老太太說,她所在的村子有380戶,原來只有10%的人家有廁所,經過勸說,一個月內家家都修建了廁所。
一些支持“清潔印度”運動的民眾也站出來呼吁人們打破根深蒂固的舊觀念,更新對廁所文化的認知。“‘清潔印度’運動顯示了政府改變現狀的決心。每個印度人都應該響應政府號召,并作出自己的努力。”“清潔印度”運動的倡導者、社會學家賓得施瓦爾·帕塔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