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一項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估計發生了超過200萬起網絡襲擊事件,造成逾450億美元的損失,不少地方政府受到惡意攻擊而疲于奔命,但其實有超過95%的網絡攻擊皆可避免。
報道稱,美國互聯網協會的線上信用聯盟發布的這份報告,匯總了來自美國和全球的數據。報告指網絡攻擊的數字近年急劇上升,其中包括供應鏈攻擊、商業電郵劫持和加密劫持等等。
勒索軟件攻擊造成約80億美元損失,其中包括美國亞特蘭大、佐治亞和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遭到的襲擊。報告稱,雖然勒索軟件感染的數量據估計下降了20%左右,但財務損失卻飆升60%。另一方面,冒充員工或者供應商進行商業電郵詐騙,導致的虧損約為13億美元。
此外,數據泄露事件仍然頻頻發生,關注度較高的包括印度國家身份證數據庫的11億條記錄泄露,以及萬豪集團數據泄露,導致3.83億人受影響。
該聯盟的技術總監威爾伯稱,這一結果僅是保守估計,因為許多襲擊事件并未被報道。
報告同時指出,有95%的網絡攻擊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避免。威爾伯說:“及時了解最新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最好的保護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未來有可能出現的網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