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北部漁村,游客聚集在一艘觀光船的甲板上,觀賞幾頭虎鯨在海上跳躍、翻轉……驚嘆連連。
大約160公里外,幾艘日本商業捕鯨船準備出海。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重新啟動商業捕鯨,當天捕殺兩頭小須鯨。
一起一落
“捕鯨船不會來這片水域,這里是國家公園,來的話會有大麻煩。”從漁民轉行當賞鯨導游的馳川正戶(音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鯨類,抹香鯨和虎鯨,他們不捕殺。”馳川承認恢復商業捕鯨活動令他擔憂,但對賞鯨業前景表達樂觀。事實上,現在日本各地賞鯨業蒸蒸日上,而捕鯨業江河日下,不再風光。
日本南部沖繩群島往北至北海道漁村羅臼水域內分布多處知名賞鯨點。路透社9日報道,現有最新數據顯示,1998年至2015年,日本各地賞鯨游客人數增加一倍有余。沖繩一家旅游企業今年第一季度接待1.8萬名賞鯨游客。
超過3.3萬名游客去年在羅臼村搭乘觀光船觀賞鯨和鳥類,比2017年增加2000人,比2006年多9000人。不少游客在當地住宿、用餐、購買海膽和海苔等特產。
知床羅臼旅游協會執行理事若林幾代(音譯)說,當地觀光船生意中,65%是賞鯨游,接待人數每年大幅增加。
捕鯨業帶來的可見收益遠遠落后于賞鯨業。日本全國僅300人直接從事與捕鯨業相關的工作。盡管政府堅稱鯨肉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人年均消費的鯨肉量已經下降至肉類總消費量的0.1%。
日本捕鯨傳統悠久,鯨肉幫日本人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后的缺糧時代,日本民眾當時需要廉價的蛋白質滿足營養需求。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其他肉類價格下降,鯨肉消費下滑。
日本捕鯨協會會長山村和夫說:“日本如今可食用的東西太多……我們不指望鯨肉需求能迅速提升。”
漁村轉型
羅臼村長期以漁業為經濟支柱,后來由于魚類總量下滑,漁業變得不景氣。馳川家族從他算起往上四代都是漁民,但他放棄這一行當,2006年開始做起觀光船生意。
最初幾年,馳川沒有賺到錢。得知當地海域盛產虎鯨后,他決定夏季帶游客賞鯨,冬季觀鳥。現在,馳川已經訂購第二艘觀光船,因為一到旅游旺季,賞鯨游船座無虛席,供不應求。
馳川慶幸改行決定:“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挺好,比繼續捕魚好。”
隨著更多漁民轉行,羅臼村實現經濟轉型,從依賴漁業轉為發展旅游業,知名度不斷提升。不過,它向來不是捕鯨大村,往南大約160公里是有悠久捕鯨歷史的釧路港。日本7月1日恢復商業捕鯨,第一批捕鯨船隊從那里出發。
馳川說,賞鯨船從前與捕殺小型貝氏喙鯨的漁民有過沖突,這些漁民如今會避開賞鯨船航線,還會告訴他虎鯨和抹香鯨的出沒地點。
馳川懷疑恢復商業捕鯨會推升鯨肉需求的說法。他說,羅臼村的酒店、餐館不供應鯨肉。不少孩子夏季來羅臼村度假,“如果你在船上告訴他們‘這是我們昨晚吃的鯨’,他們會哭。”
另外,供應鯨肉會讓海外游客尤其歐洲人反感。馳川說:“政府既然大力吸引海外游客,(重啟捕鯨)思路似乎有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