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即將宣布對伊核協議的決定。 |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姚麗娟)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凌晨宣布,他將于8日下午2時(北京時間9日上午2時)宣布對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決定。此前,法德等歐洲國家領導人為勸特朗普留在伊核協議中,進行了“接力式”訪美。然而,多家美國媒體爆料稱,歐洲的外交努力未能成功說服特朗普。
特朗普8日凌晨在推特上宣布了即將公布他對伊核協議決定的消息。此前數小時,他發了一條推文,批評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克里“可能在糟糕的伊核協議談判中進行了非法的‘影子外交’,一開始就制造了混亂”。
特朗普的“最終決定”是什么?許多分析都給出了悲觀的猜測。《紐約時報》援引歐洲外交官的話稱,歐洲游說美國遵守伊核協議的努力失敗。一名深度參與斡旋的高級歐洲外交官表示,顯然特朗普不會繼續豁免對伊朗的制裁,讓他同意保留完整的伊核協議概率很小。《華盛頓郵報》說,特朗普8日下午將宣布不再延長伊核制裁豁免期,此舉或直接觸發核協議崩潰。路透社此前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已差不多決定”撤出伊核協議。
美國法律規定,特朗普須在5月12日前決定是否延長伊朗制裁豁免期。特朗普從2016年參與總統競選起就不斷批評伊核協議“有瑕疵”“是災難”,并提出應協商新的協議。而伊朗方面多次否認重新協商核協議的可能。此前,特朗普多次批準延長對伊朗制裁的豁免期。直到今年1月,他宣布“最后一次”延長豁免。
美媒稱,在特朗普上任一年多的時間里,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和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曾不斷勸說他留在伊核協議。但近幾個月,上述兩名官員先后被撤換,現任國務卿蓬佩奧和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都是伊核協議的最強硬批評者。
對于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的可能性,美國輿論普遍表示擔憂。《紐約時報》稱,若宣布退出,將是特朗普上任15個月以來做出的最影響國家安全的決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分析認為,若美國退出后,伊朗也決定退出核協議、重啟核項目,將掀起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局勢將比伊核協議簽署前更難控制。另有一些分析人士擔心,特朗普政府的相關舉動將向其他國家釋放“美國不可信的信號”,特別是朝鮮。
2015年,經過一年半的談判,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同意接受核計劃的限制與監督,而國際社會則解除對伊朗在金融、能源等多個領域的制裁。
為勸特朗普留在伊核協議中,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進行了“接力式”訪美。“大限將至”,歐洲也未放棄外交努力。這兩天,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在美國進行最后的斡旋。
據美國媒體報道,約翰遜7日在華盛頓游說美國高級官員。他會晤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并計劃與美國副總統彭斯和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會談。雖未能與特朗普會面,約翰遜登上了特朗普最喜歡的福克斯電視臺早間節目《福克斯和朋友們》,勸告特朗普不要放棄伊核協議。
法國和德國還在最后關頭發出“戰爭危險”的警告。法國總統馬克龍6日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警告,假如伊核協議失效,“將打開戰爭的潘朵拉之盒”。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則稱,戰爭的幽靈將隨伊核協議瓦解而出現。
伊朗總統魯哈尼6日警告,若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前所未有的后悔”,伊朗準備好了應對措施。在7日在講話中,魯哈尼提及,若美國退出,伊朗仍可留在協議中。“如果我們能從少了美國的協議中得到想要的東西,伊朗仍會致力于這項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