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輪巴以沖突最近驟然升級,局勢發展令人擔憂。據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4月1日報道,巴勒斯坦衛生部公布的數字顯示,在加沙地帶“土地日”的示威中,已有17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士兵打死,大約1500人受傷。
3月30日是巴勒斯坦第四十二個“土地日”,上萬名巴勒斯坦人當天在加沙地帶邊境地區舉行名為“回歸大游行”的大規模示威。以色列國防軍向示威者開槍射擊,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死傷。
聯合國安理會在事件發生當天召開緊急會議,審議由科威特代表阿拉伯國家提交的一份決議草案,譴責以色列濫用武力,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升級。但由于美國的反對,安理會未能通過這一決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要求對這一事件開展獨立、透明調查。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也在當天深夜發表電視講話,譴責以色列士兵槍殺巴勒斯坦平民的行為,稱以色列應對此負“全部責任”。阿巴斯宣布3月31日為“國家哀悼日”。巴勒斯坦政府同時宣布,巴全境所有政府機構和學校3月31日停工停學,以此向以色列表達憤慨。
“中東在線”網站評論說,當前巴以局勢岌岌可危,反映出巴以沖突的深層次問題,即占領與反占領之間的不可調和性,尤其是在巴勒斯坦大片土地被掠奪、大批難民無法回歸家鄉的形勢下,這種沖突似乎變得不可避免。加之美國的中東政策更加偏袒以色列,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把美國駐以色列使館移至主權地位存在爭議的宗教圣城耶路撒冷,使巴勒斯坦人義憤填膺。
巴勒斯坦《新生活報》報道說,4月1日,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局勢出現些許平靜,但隨時會爆發新一輪沖突。為表達對以色列士兵殺戮巴勒斯坦人的憤慨,當天不少阿拉伯人舉行聲援活動,加沙地帶的許多學校、店鋪等繼續關閉,街道上車輛和行人稀少。同時,在巴勒斯坦各地,要求“升級抗議活動”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阿拉比亞電視臺評論說,“土地日”的抗議活動“僅僅是個開始”,示威活動可能會持續到5月份的“災難日”,在5月15日達到高潮。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次日,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使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此后,巴勒斯坦將5月15日命名為“災難日”。外界普遍擔心將出現新一輪嚴重沖突。如何化解巴以雙方根深蒂固的民族仇恨和現實矛盾,使加沙局勢規避風險、防止失控等,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一道棘手的難題。(記者 黃培昭 曲翔宇)
(本報開羅4月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2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