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化訓練是練兵備戰的基本途徑,要準確把握實戰化訓練的著力點,在使命課題、按綱施訓、聯合訓練、訓練考評等方面下足功夫。
以使命課題為牽引。加強實戰化訓練,應以未來可能擔負的使命課題為牽引,確保取得扎實效果。一是著眼使命課題的差異性,針對施訓。必須著眼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深入研究遂行各種任務的時機、背景與要求,找準各種作戰行動和作戰樣式的特點規律,精心設計實戰化訓練的內容、重點和方法,有計劃、按步驟、分層次拿出與多樣化任務相適應的配套方法,針對性地開展實戰化訓練。二是著眼使命課題的發展性,重點施訓。必須針對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行動的特點,著眼未來形勢的可能發展,弄清部隊擔負的作戰任務及完成任務必須具備的作戰能力,結合作戰對手的具體情況,在提高信息獲取傳輸能力、指揮控制能力、快速機動能力、協同作戰能力、綜合保障能力、電磁對抗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打牢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基礎。三是著眼使命課題的多樣性,統籌施訓。將非戰爭軍事行動納入實戰化訓練范疇,科學統籌核心軍事能力與其他能力建設的關系,豐富實戰化訓練內容。要把研練科技密集型對策措施,作為非戰爭軍事行動實戰化訓練的重點,探索總結專業技術部(分)隊和專業技術手段遂行任務的方法路子,著力打造專業能力強的精兵。
以按綱施訓為基礎。應以貫徹落實新大綱為導向,嚴格按照新大綱規定的時間、內容、條件和標準組織實戰化訓練。一要突出基礎訓練。軍官主要加強信息化知識學習、武器裝備操作、指揮應用技能等;士兵主要根據兵種專業特點,科學組合訓練內容,把練技術與練戰術、練技能與練體能有機結合,加大訓練強度和難度。二要注重整體訓練。要把提高聯合作戰能力作為實戰化訓練的核心,按照不同層次構設體系,實施“營帶排”合成訓練,打牢聯合基礎。三要實施要素演練。圍繞作戰行動的基本環節,突出偵察情報、指揮控制、火力打擊、通信保障和后裝保障等要素的訓練。在提升單個要素作戰和保障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多要素集成訓練,提升各級各類要素間的協同作戰及保障能力。四是創新發展方法手段。要遵循新大綱把作戰編組訓練作為戰役戰術訓練基本形式、把對抗性訓練作為部隊實兵演練主要方式的改革思想,積極創新組訓形式和方法手段,引導部隊在真演實練中提高實戰化訓練水平。五是提升管理效益。必須堅持依法治訓,以新大綱和作戰條令、訓練條例、教材等為依據,嚴格規范訓練秩序,注重優化訓練資源,嚴格訓練獎懲,確保實戰化訓練的質量效益。
以聯合訓練為重點。聯合作戰將是未來作戰的基本形式,實戰化訓練必須把提高聯合作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把聯演聯訓作為實戰化訓練的重點。一是建立健全有效機制。要依據聯合作戰要求,建立三軍聯合訓練機制,解決現存的矛盾和困難,確保諸軍兵種聯演聯訓有效落實。二是加強首長機關訓練。要加強指揮謀略訓練,強化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作戰思想和謀略運用的學習和研究。加強指揮技能訓練,在學習運用新的系統和手段的同時,注重“保底”管用技能和方法的掌握。加強指揮控制能力訓練,通過設置僵局、險局、危局,甚至敗局,提高首長機關指揮控制部隊的能力。三是重視體系集成訓練。以任務為牽引,以作戰要素集成訓練為主線,通過技術融合、資源整合,使情報偵察、指揮控制、火力打擊、支援保障、戰場管理等要素融為一體,達成縱向銜接和橫向融合。四是注重精確行動訓練。必須加強精確指揮、精確行動、精確打擊、精確保障的實踐探索,增加精確作戰訓練內容,制定精確作戰訓練標準,全面提高部隊精確作戰能力。五是加大聯合演練力度。圍繞制約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生成的信息、指揮、謀略、協同、戰法、保障等關鍵環節,實施集智攻關,重點演練破解難題,使聯合體系最大限度發揮出整體威力。
以實戰考評為杠桿。科學確立近似實戰的考評標準,真正牽引實戰化訓練落到實處。一要設準考評內容。著眼新時期的作戰特點,突出信息化知識、聯合作戰理論等內容的考核。針對聯合作戰指揮的關鍵環節,設置動態聯通、信息對抗、實時調控等考核內容;針對部隊快速投送重難點問題,設置奪取制空權、建立機動走廊、多維防護和聯合抗襲等考核內容;針對聯合作戰重點行動,設置精確打擊、火力封阻、攻擊突破、拔點破襲等考核內容。真正做到未來作戰需要什么,軍事訓練考評就考什么。二要優化考評指標。要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系統工程方法,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實戰化訓練進行整體規范。通過建立各種作戰任務的標準數據庫、作戰能力評估和作戰效果評估數學模型,實現對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和作戰能力的量化評估。三要完善實考評監管機制。要嚴格訓練監管、訓練考評和考核標準,考評的重點要看訓練課題是否緊貼作戰任務,訓練內容是否滿足實戰需要,訓練方法是否從難從嚴,訓練效果是否集約高效,要堅決摒棄那種“練為看”“練為考”,“難不涉險、險不驗兵”等脫離實戰、擺花架子、走過場的考核傾向,端正態度,改進作風,全面落實實戰化訓練。(葉欽卿)